第三百十六章 新帝臨朝(第4/4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的腳步停下。
小鵲兒道“爹,爺爺,我想去姑姑那裡讀書。”
李承乾笑道“好呀,北苑有著如今最厲害的知識。”
李承乾繼續與父皇說著話,兩位皇帝並肩走在田地邊,長孫皇后看著這一幕,臉上帶著笑容,道“婉兒,這是母后見過最美麗的景色。”
她挽著母后的手,“嗯。”
與父皇說著往後的大唐的治理,大唐的第一次奮進是開疆拓土,那麼接下來的數十年間,就會是大唐邁向一個蓄養國力的巔峰,這個巔峰在於生產力與財富,還有人口。
雖說數十年後的下一次巔峰在哪裡?恐怕還要追尋很長一段時間。
況且提振生產力是一件很複雜的事,生產工具與生產技術的缺乏便是一個壁壘。
李承乾接著道“兒臣想要擴大崇文館的規模,建立一個獨立的官衙。”
“三省六部之內,再建設一個?”
“兒臣不打算這麼做,以後的崇文館要建設在長安城之外,並且只受御史臺監察,只受中書省安排,在三省六部之外,崇文館需要培養夫子,排程支教,還有書籍。”
“兒臣還會建設一個更大的印書作坊,讓書籍能夠更快更多地印製,並且大量地製造紙張。”
李世民安靜地聽著兒子接下來的安排,聽多了也有些累了,便坐下來,打算小睡片刻。
百騎將士們紛紛帶著妻小也進入了這處村子。
李承乾與蘇婉站在夕陽下,對兒子道“想回來隨時回來,跟著你爺爺多與各縣的鄉民走走。”
“孩兒領命。”於菟頗有大人模樣的行禮。
李承乾拍了拍這個兒子的後腦,又道“去陪著爺爺奶奶。”
“喏。”
蘇婉多看了眼兒子高興的背影,跟著丈夫一起回了宮。
乾慶元年,元宵過後,這位新帝迎來了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
英公李績與趙國公長孫無忌站在朝班的最前方,位於文武兩列。
太極殿內很安靜,等待著這位新帝來到朝堂上。
風從太極殿一側吹入,吹得文武群臣的衣衫擺動。
李承乾穿著一身黃袍走入大殿內,來到皇位前,端莊坐下,目光看向滿殿的文臣武將。
群臣高呼行禮,一排排的臣子接連躬身行禮。
李承乾抬首道“元宵剛過,眾卿如今安在,朕望眾卿相助,治理社稷。”
群臣再一次行禮。
李承乾朗聲道“今中原各地休養生息,朕深知貞觀年來幾次大徵,民生疲敝,願就此輕徭薄賦。”
李績站出朝班,朗聲道“陛下,先前禮部尚書許敬宗遞交國策予臣。”
“遞來。”
李績雙手遞上一份奏章,交給一旁的內侍。
而後這份國策才落在了當今陛下的手中。
李承乾看著這份國策,笑道“不知,舅舅以為這卷國策如何?”
長孫無忌本不想接話,但內侍已將這卷國策送到了自己的面前,便雙手接過。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