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 新年(第4/4頁)
章節報錯
顏勤禮遞上一卷文書道“這是渭南送來的。”
許敬宗拿過文書,看著上面的內容。
顏勤禮一邊解釋道“渭南的一批學子與一群士族子弟打了起來,動手的人還不少,還有一些人受傷了,雙方鬥毆的人數不少。”
許敬宗蹙眉道“這是近年來第幾次這般鬥毆?”
顏勤禮回道“有十餘次了吧,不過……渭南縣的幾個鄉長與縣令都問話,是不是過了元宵在處置這些人。”
本就是過年時節,又正值慶賀新帝登基。
許敬宗吩咐道“訓斥一番,讓他們做三個月的苦力,這麼有精神打架,都給我去幹苦力修淤地。”
支教進行有近十年了,大致上也有八年,這些年確實培養了不少人,而且都是崇文館的支教之策下培養的學子。
受支教影響最大的就是關中子弟,現在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都是受崇文館支教之下而學成的學子。
這些人是現在新帝以及科舉制度最堅定的擁護者,也是支教之策最大的受益者。
不過這一次鬥毆事件,並沒有關中士族的參與。
許敬宗倒是鬆了一口氣。
有小吏匆忙而來,道“許少尹,聽聞褚遂良給殿……不!是陛下,他給陛下送去國策了。”
聞言,許敬宗突然站起身,道“國策?”
“說是治國之策。”
許敬宗思量片刻,又道“給老夫準備筆墨。”
“喏。”
貞觀一朝只有二十年,乾慶元年,正月初二。
李承乾本打算見一見諸多皇家的親戚,來長安道賀的幾個叔叔也都到了,還有幾個堂兄弟。
而渭南縣鬥毆的事,也送到了這位新帝的面前,還有褚遂良的國策。
褚遂良人沒來宮裡,只是讓人送來了奏章。
新殿內,這裡保留了以前興慶殿的樣式,李承乾翻看著奏章,褚遂良是一個愛表現的人,也難得他正值新年,還送來了國策。
可能在他看來新帝登基就是要制定新的國策的。
李承乾看著洋洋灑灑的一篇國策,一字一句中無非看到的就是分地與扶貧兩件事。
大唐平定天下之後,土地兼併的風氣還是有的。
褚遂良希望在增補田賦的事上來給兼併人家施壓,逼迫他分地,太理想了。
之後則是用扶貧之策,在河北與博州,黃河的北岸幾個重要州府吸納人口,開始建設。
洛陽的成果就在眼前,他覺得這種成功也一定可以復刻的,也太理想了。
李承乾吩咐道“將這份國策,交給舅舅。”
內侍接過奏章,道“喏。”
忙完眼前的事,李承乾走到新殿外,張弓搭箭瞄準了遠處的靶子,一箭放出,箭矢精準地落在靶子上。
不是說褚遂良的國策不好,只是麗質她們還需要時間。
臨川公主快步走來道“皇兄,稚奴與慎弟的書信。”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長弓,拿過書通道“他們在洛陽還好嗎?”
臨川道“好著呢,父皇下旨讓皇兄登基之後,他們兄弟兩人幾天間,常喝得大醉。”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