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閉著眼,任由女兒按著肩膀道“朕讓他們下棋,他們連下棋都是戰戰兢兢,不痛快。”

李麗質笑道“父皇啊。”

“嗯。”

“如今誰不是戰戰兢兢的?”

李世民稍稍睜開眼,沉重地呼吸著,道“明日,朕上朝。”

李麗質眯眼笑著道“好。”

貞觀二十年,冬至剛過,時隔一個秋季的皇帝終於來早朝了。

李世民坐在皇位上安靜聽著三省六部稟報事宜。

岑文字站出朝班,朗聲道“陛下,自堯舜以來,天下帝位幾經流轉,如今四海平定,太子經十數年治理國事,天下臣民景從,建設河西走廊,治松州,安鄉民,平賦稅,治河北,今已收回漢時四郡,卻中原疲敝,需與民休息。”

劉洎站出朝班道“陛下,如今松州,河北,朔方,陰山,西州各道兵馬皆聽從太子號令,太子殿下治理國事以來各地將士皆衣食充足,各地無不念太子殿下治理之功,臣等請命太子登基,執掌國事。”

李世民聽著這些話神色很平靜,鄭公不在朝堂了,房玄齡也告老了。

長孫無忌還在朝堂上,但一言不發,任由文臣開口。

在他們的話語中,似乎大唐不需要一位善戰的皇帝了,大唐需要一個能夠整頓吏治,能夠安民治理社稷的皇帝。

李承乾安靜地站在朝班上,一言不發,現在的大唐疆域東至遼東四郡,西至天山北麓,上千萬平方公里的疆域。

對一個帝國來說這是一個極其浩大疆域。

對鄭公來說,陛下是一個寬容的皇帝,治理社稷不能有婦人之仁,不能有憐憫之心。

這就是鄭公的主張,他覺得皇帝應該是一個充滿理性的人,而不是一個會被感情與心欲左右的皇帝。

其實鄭公的主張在任何時候都是適用的,掌權者都應該是理性的,哪怕理性到冰點。

大唐好不容易討伐了外夷,掃平了諸國,是時候整頓吏治了,現在不整頓,將來恐怕再也來不及了。

掃清了河北之後,世家依舊在,大唐土壤不能成為那些世家大族用來滋養自身的土壤。

大唐需要一次大清洗,進行一次從根子上的清算,不能將中古時期的弊病留下來,不將其根除……反之就會蔓延,就會擴大。

因此要完成這些事的前提,鄭公認為將來的皇帝需要保持極強的理性。

如鄭公,谷那律,乃至溫彥博老先生,他們都是從前隋亂世走過來的老人,其實他們都很清楚弊病所在。

越來越多的朝臣站出來勸諫,太極殿內,勸諫太子登基的話語聲一浪高過一浪。

就連站在一側的李泰也有了慌亂的神色。

李世民一直坐在皇位上,平靜地面對所有人。

良久,當午時的陽光進入這座坐北朝南的大殿內,皇帝終於開口了。

“承乾,你出來,與朕說話。”

李承乾走到百官身前,行禮道“父皇。”

李世民道“朝臣如此為你請命,你可願站在朕的位置,領天下臣民?”

朝臣皆是肅穆。

李承乾朗聲道“兒臣領命。”

聽到兒子簡短的話語,李世民看到了兒子的笑容。

不知為何自己竟也控制不住地笑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