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於菟走到文翰四賢身側。

來濟正悠哉地喝著茶水,四賢在隊伍中得到了很好的禮遇。

當今陛下很看重他們,他們是皇孫的老師,誰讓陛下如此疼愛皇孫,四賢在隨行隊伍中得到了頗高的待遇。

小於菟坐到來濟的面前。

師生兩人相看無言好一會兒。

來濟道“是有何事?”

小於菟道“家父說太子之位是我的。”

來濟又道“若殿下成了太子又當如何?”

“自然是與爺爺那般征戰天下,與家父那般治理社稷。”

來濟頷首道“當是如此。”

小於菟抬首問道“老師可知棉花從何而來?”

來濟道“從西域而來。”

“那老師可知棉花養活多少人?”

“這……”來濟又道“老朽專研史學,近來確實在專研棉花,殿下可有賜教?”

小於菟站起身,頗為神氣地站起身雙手叉腰道“棉花養活了數十萬人,從採摘棉花的西域人,還有運輸到關中的人,更有關中紡織作坊內成千上萬的工匠,從染布賣布到裁縫,又養活了很多很多人。”

來濟點頭道“將來的唐書一定會有棉花的一筆記錄。”

老先生身後的三賢也是齊齊點頭。

“多謝殿下指點,老朽等人會好好看看的。”

“你們年紀大了,就不用你們去西域看了,讓你們的兒子去西域好好看看,看看我們大唐打下的疆土。”

小於菟用命令人的口吻講著,他的神態與談吐與當今太子幾乎一模一樣。

很少有人見過年少時的太子,只有太子身邊的幾個近臣知曉年幼時的太子是如何。

應該說在主持國事後,這位太子才慢慢被世人熟知,以前雖有東宮太子的傳言,可那些都僅僅只是傳言罷了。

來濟道“其實殿下還疏忽了一件事。”

本來還很得意的小於菟忽然愣住,他的笑意從臉上消失,問道“我忽略了什麼?”

來濟又道“因棉花產生的一道道市稅,還充盈了國庫。”

小於菟頷首道“也對。”

來濟接著道“太子讓棉布成為一種平價物,讓更多人黔首平民能買得起體面的衣裳,關中的一匹棉布三百錢,可以製衣兩件有餘。”

小於菟神色多了一些嚴肅,道“我竟然沒想到這些。”

來濟又道“殿下好學,臣等欣慰。”

“吳皇叔時常說要多想,我知道的。”

“嗯。”

“用飯了!”聽到話語聲,小於菟快步跑去用飯。

來濟還坐在原地,他拿起一冊書執筆寫下今皇孫問棉布,後知棉布之深意……

這句話也就被寫在了史冊上。

小於菟一回來就成了飯桌上的寶貝,但他並不將自己當作寶貝,而是拿著一張餅,一路走一路吃著,似乎在巡視這裡的守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