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寢食難安(第4/4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看完卷宗揉著眉間道“比預想得要更復雜。”
三人又是沉默不言,在博州三年,到現在只有這些成果,就算是太子殿下打罵,他們也認了。
李承乾道“自漢魏之後,士族門閥幾乎包攬了國事,要說這是皇帝對地方的妥協也罷,又或者是皇帝樂見其成,之後尋常黔首與士族幾乎成了兩種人,這樣的天下談何治理。”
換言之當個皇帝還要看地方的臉色,那當個什麼皇帝?
李承乾不知道以往歷朝歷代的皇帝是怎麼過來的,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當皇帝的。
這世間社稷重若千鈞,豈能一言以蔽之。
當然了,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改變了環境,才能改變人,支教事業還是要繼續,任重道遠。
李承乾道“在來時,這裡的事孤就知道了。”
東宮右率的李景恆早就將訊息送到了自己的手中,比上官儀還要迅速。
李義府道“是臣沒有做好。”
李承乾搖頭道“這不是你的問題,是你手中的人手不夠健全,孤聽孫伏伽說過,他將緝拿當作一生的依靠,那就是他的本領,他以抓賊為業,說來說去,你不夠專業。”
“你手中需要一些以查案為生的人,這類人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孤讓你建立一個監察隊伍,就是希望以後這樣的事能夠越來越好,不設年限是為了有案必查。”
李義府朗聲道“臣明白,只有如此,那些人才會害怕,畏懼。”
“至於人選的事你可以自己決斷,下了江南之後如有必要,可以調動各地的兵馬。”
李義府朗聲道“臣領命。”
上官儀道“殿下,他們為了掩蓋錯事就會用做更多的事來掩藏,但只要他們這麼做了,就會留有痕跡。”
說出這番話,上官儀是有些後悔的,他很佩服李義府,人家說下江南,說去就去。
李承乾又道“都退下吧。”
“喏。”
兩人皆退下之後,眼前還站著一個人。
李承乾問道“杜侍郎,你還有事嗎?”
杜正倫神色糾結,眉毛都快擰在一起了,又道“臣得知杜荷要被趕出家門了?”
“你若心中牽掛,幫一幫杜荷也好,他只是經商又不是罪大惡極,反正上官儀此人孤也要帶走,你也跟著走吧。”
杜正倫忙道“喏。”
“還有。”李承乾將卷宗放在桌上,吩咐道“名冊上與崔仁師,崔仁術有關的官吏,全部查辦。”
杜正倫拿著卷宗腳步匆匆而去。
在京兆杜氏,杜荷的處境很尷尬,也只有杜正倫這個堂兄能夠與杜構抗衡,能夠護著他了。
在博州滯留了半月,李承乾擺平了博州諸多事宜,換下了當地六十餘個官吏,送去洛陽法辦之後,便與父皇再一次動身前往泰山。
博州距離泰山只有五六天的腳程。
車駕內,長孫皇后揉著陛下的太陽穴,道“就要到泰山了,陛下怎麼還如此憂愁。”
李世民道“如今各州府傳聞,近來各縣各州的官吏寢食難安。”
“為何?”
“還能為何,看看押往洛陽的官吏哭得有多悽慘。”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