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皇帝一家才離開這裡。

李承乾站在乾陽殿內,與幾個內侍說著今晚宴席的安排。

“老師身體不好,就不用請他老人家來了,長安到洛陽也是車馬勞頓,待回去之後,孤會去看望他老人家。”

內侍太監點頭,道“房相看了科舉及第的名冊,還說今年的科舉給朝中增添了許多可用之才。”

李承乾道“老師能欣慰,孤也就放心了。”

自從遼東一戰之後,大唐的才俊一個接著一個嶄露頭角,治理社稷永遠是需要人才的,因此科舉需要持之以恆。

李承乾看著賬冊,來回踱步又道“今年嶺南送來的水果也放在這一次的宴席。”

“喏。”

“酒水除了葡萄釀,多準備幾種。”

太子每說一句話,就有一個內侍快步離開去吩咐事宜。

乾陽殿的桌上始終是整潔的,不論太子殿下多忙,這裡都一直維持著整潔的樣子。

就要入夜,一個個文武大臣紛紛走入皇宮,他們在乾元殿內入座,在大殿前還放著一排排的桌案,還有不少官吏需要坐在殿外。

朝中正四品及以上的官吏都要來參加。

並且武將自中郎將起,皆要入席。

這是皇帝回來之後,整個洛陽城解除宵禁三天,東征以來的第一次盛宴很隆重。

皇帝與臣民共同慶賀,李承乾主持完各種事宜,見到了前來覲見的郭正一。

如今的郭正一在門下省任職給事中,是正五品官,雖說不能參加,但有事稟報也可以趁著這個時候來覲見。

郭正一遞上奏章道“殿下,這是對京兆府改制的奏疏。”

李承乾拿過奏疏翻看著。

而郭正一安靜地站在一旁,等候太子的話語。

雖說自己與太子的年紀相仿,可郭正一感受到的壓力是莫大的,這位太子比之同齡人沉穩太多了。

郭正一從心底裡,不由自主表現出臣服的姿態。

這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太子,並不是一個靠著結交朝臣培植勢力而掌握權勢的太子。

這位東宮儲君如今太強大,強大到整個關中與西域都可以聽從號令。

朝野不是沒有議論過一旦太子殿下登基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但如今看來,這位儲君根本不需要培植親信,不論這位儲君什麼時候登基,滿朝文武都是信服的,太子距離皇帝位只有半步之遙。

並且朝野還在議論,這位太子距離登基的那一天已不遠矣。

李承乾看完了奏疏,又道“京兆府下分在設定六府,民,商,農,戶,糧,建。”

郭正一回道“臣是這般考慮的,可……”

李承乾將奏章遞迴給他,打斷道“京兆府的緝拿與治安職權還不夠細。”

看來殿下是不滿意,郭正一道“臣這就去改正。”

李承乾揣著手看著熱鬧的大殿,道“不著急,慢慢來吧。”

“喏。”

觀察著這個給事中,李承乾道“你也可以多去京兆府走動,不用覺得生分,你們能夠多溝通,互相協作,孤也能夠踏實一些,朝中三省六部,各監衛府需要緊密合作,一直都是這麼提倡的。”

“臣領命。”

言罷,郭正一作揖離開。

李承乾依舊站在乾陽殿外,之後許圉師也遞交了對京兆府的改制的奏疏,他主張將京兆府改制成三府,並且再分財,建,業,教四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