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著崔敦禮的講述,道“朕知道,承乾這個孩子向來是講究成本的,大軍出征付出了這麼多,他自然要收回成本。”

只要陛下能夠理解,崔敦禮便放心了許多,道“正是。”

所謂知子莫如父,李世民心中很清楚承乾的心思。

崔敦禮說著之後的治理之策,並且開設崇文館,他道“陛下不用煩憂,待捷報送入洛陽,太子殿下自會讓人治理,在此之前,陛下只需要劃州府而治,建設都護府。”

李恪站在一旁聽著,這個崔敦禮就差沒說餘下的事交給皇兄,讓父皇不用多想,也不用擔憂。

李世民詢問道“不設立高句麗王?”

“回陛下,歷代遼東動亂皆是因高句麗王而起,太子殿下決定不設立高句麗王,從此廢黜。”

李世民忽然一笑道“他還真是趕盡殺絕。”

崔敦禮道“殿下向來是愛惜鄉民的,往後還要派來官吏治理高句麗,收取賦稅,查封各處礦產。”

唐軍贏了,高句麗滅了,從此設立安東都護府,為了防止高句麗死灰復燃,將高句麗六萬戶人口遷徙到營州。

崔敦禮與陛下說完了治理之策,再一次見到金春秋。

這位新羅使者如何要回去了。

“回去之前,太子殿下有兩件事交待你。”

金春秋行禮道“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吩咐?”

崔敦禮道“使者回去之後,需要操練兵馬,吞併百濟,將來登基成為新羅王。”

金春秋看了看四下道“太子殿下,是想讓外臣篡位嗎?”

崔敦禮道“太子殿下從未說過要你篡位,你們新羅的事大唐不參與。”

金春秋神色瞭然又是行禮。

崔敦禮又道“往後你要好好治民,你若為新羅王要讓臣民向大唐繳賦稅,你若不能成為新羅王,就繼續做個使者。”

金春秋忙拜倒在地,道“外臣願意聽殿下吩咐。”

“好,之後的事,等你成為新羅王之後,再給你吩咐。”

“喏,外臣願聽殿下吩咐。”

崔敦禮笑著道“太子殿下願意給你一個機會,望你好好把握。”

金春朗聲道“願聽憑太子殿下吩咐。”

李世民站在大殿外,遠遠看著這一幕,那新羅使者就拜倒在崔敦禮面前,並且還聽到那句聽憑太子殿下吩咐。

李恪也知道如今皇兄在朝中的權勢已強大得一發不可收拾,不知父皇此刻作何打算。

他行禮道“父皇,或許是皇兄對新羅另有安排,這個新羅使者向來是個諂媚的人。”

李世民收回目光,道“告訴全軍休息半月,回家。”

李恪忙道“兒臣這就去安排。”

他笑呵呵地離開父皇,腳步朝著王宮外走去,父皇說了要回去了。

在出徵之前,皇兄說過要讓父皇不留遺憾。

那麼現在來看,父皇該是不留遺憾了。

貞觀十九年的五月下旬,唐軍班師回朝了,命降將高延壽與突厥將領李思摩鎮守高句麗王城。

回去一路上,景色蕭條,千里看不到人煙,隨著這一次的大勝,天可汗命高句麗人口大遷徙。

因此這支回師的大軍越來越壯大,四周聚集的都是高句麗的子民,現在他們要做天可汗的子民。

回去的路上,崔敦禮給李恪解釋著疑惑,“他們要去營州接受崇文館的教化。”

李恪詢問道“遼東的崇文館教化與西域的崇文館教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