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遊學拜訪各地名仕並不算順利,春秋時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學授徒,到了之後便成了年輕人的遊學之風,結交好友,拜訪名仕,兩晉之後,此風依舊盛行。

本想著能夠拜訪名仕,能夠給一些指點,可裴炎與魏玄同的遊學之旅沒有得到諸多名仕的接見。

後來,兩人遇到了在山東的御史上官儀。

上官儀覺得魏玄同的學識不錯,便舉薦給朝中。

裴炎有些意外的是,魏玄同科舉都及第了,應該會授予官職,再者說還有當今御史舉薦。

今年,科舉及第的眾人中,魏玄同是其中一個,其餘人多數都給了官職,只有魏兄遲遲未授予。

魏玄同灑脫一笑道“無妨,如今朝中人才濟濟,在下倒想去崇文館,往後任職一個支教夫子挺好。”

裴炎道“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際,我等皆有用武之地。”

“嗯,正是。”

有人用了飯食就要離開,來濟四人正好離開。

裴炎又注意到酒肆內有人爭吵了起來。

魏玄同指著一個大聲講話的年輕人道“那人是與在下一同及第的。”

抬眼看去,裴炎詢問道“此人是誰?”

“他叫李安期,是以前的禮部尚書李百藥之子。”

“李百藥?”裴炎稍有回憶,道“魏兄是說那位打遍諸國使者的禮部尚書?”

魏玄同頷首。

李百藥已告老了,但他的名聲依舊在朝野。

當年大唐拿下吐谷渾之後,吐蕃西域諸國對大唐的態度都不太好。

李百藥在諸國使者之間周旋,甚至當年一度與吐蕃使團大打出手,傳言中只要李百藥出手,諸國使者皆服氣。

在李百藥離開朝堂之後,吐蕃大相祿東贊就留在了長安,再也沒有被送回吐蕃。

現在那位吐蕃大相依舊在長安。

來濟四人用罷飯食,便急匆匆入宮去見中書令岑文字,四人跟著這位新任的中書令來到乾元殿旁的偏殿,也就是乾陽殿。

岑文字領著這四人要給皇孫講課。

小於菟穿著有些寬大的衣裳,衣裳名貴,要配一個名貴的玉佩,此刻他席地盤腿而坐,迎接他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

可小於菟看到的來人並不是只有一位,而是一共五個人。

向來自覺十分有智慧的小於菟並不慌亂,而後按照母妃所教的,懂事又乖巧地行禮,“學生,見過老師。”

岑文字也行禮,而後站在這位皇孫面前。

小於菟頗有靈氣的雙眼看著眼前幾人,道“咦?怎是五個人?爺爺沒說有五個人來教導。”

岑文字解釋道“這四位乃是當今朝中文學博士,他們與臣一同來教導殿下。”

小於菟蹙眉道“那好吧,既然爺爺這般安排,學生願聽幾位老師的教導。”

幾人面帶欣慰的笑容。

李世民就站在殿門外,目光看著殿內的孫兒與幾位老師交談著。

隨後,又有內侍腳步匆匆來報,低聲道“陛下,趙國公請中書令去一趟。”

李世民點頭示意他去吩咐。????內侍走入殿內吩咐了幾句,岑文字腳步匆匆走到殿內,他見到正站在殿外的陛下,心中瞭然,不動聲色地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