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眼神望著遠處,似有回憶,當年各路群雄並起,英雄好漢馳騁天下的時代不在了。

現如今,越發覺得河北蕭條。

李世民看向河面笑道“要是承乾在這裡他一定是想釣魚的。”

李道宗道“臣這就去準備魚竿。”

午後的時分,這位皇帝坐在河邊的一處木臺上,一手提著魚竿,一手撫著太陽穴就這麼坐著,閉著眼似乎是睡著了。

風吹過的時候,吹動著皇帝的衣衫與鬚髮。

李道宗與李績,薛仁貴站在陛下的身後,如今的皇帝頗有一種英雄遲暮的感覺。

東陽回到車隊,她將厚厚的一沓病歷放入藥箱之中,看向坐在河邊釣魚的父皇。

她又拿起父皇放在馬車上的軍報,看著軍報上的內容,吳王李恪先一步去了長安,營州行軍總管張儉前往遼水主持遼水東西兩岸的事宜。

契苾何力也回了鐵勒,軍中絕大多數將領都回家了,這一戰結束之後,遼東打得遍地狼藉,因此會凋敝很多年。

河對岸傳來了孩童的笑聲,李世民抬眼看去,見到了一群孩子手拿著書卷,一邊走一邊正在打鬧著。

這些孩子大多數都在十歲左右,他們的笑聲很動聽。

李世民笑著,看了許久。

到了夜裡的時候,這位皇帝又不釣魚了,因在河邊枯坐了半日也沒見魚兒咬鉤。

從北方來了車隊,拉著一車車的煤。

領頭的是個說著地道關中話的老漢,李世民上前問道“老兄弟。”

這位老漢見對方穿著不凡,眼前這人身邊還有不少甲士,老漢連忙下了驢車,行禮道“這位大將軍是東征回來的吧。”

李世民有些訝異,看了看自己,又看看身後的侍衛,順其自然地笑道“是呀。”

看陛下似乎很滿意對方這句大將軍的稱呼,李道宗也沒有點破。

老漢又道“聽聞東征大捷,這位大將軍一定得到了莫大的封賞,老漢的兒子也在軍中,只不過那小子來了家書,說是要等營州治理安定之後才會回來。”

李世民看了看四下道“這都入夜了,還趕著夜色去關中?”

“大將軍有所不知,這關中與洛陽如今缺煤,河北各地的煤都要拉過去。”說罷,這個老漢用粗糙的手拿起一塊煤道“現在河北各地都在產這種蜂窩煤。”

這種煤李世民見過,這是東宮用來做飯的煤,“河北何時要往關中運煤了?”

老漢稍稍思量了片刻,撫須道“是去年臘月吧,朝中派了許多人去河北各地,開設煤窯,說是要建設河北,朝中的官是一群接著一群地來河北。”

聽這個老漢講話,似乎是見識不凡。

李世民撫須問道“這些煤都要拿去關中賣?”

老漢搖頭道“都是各家出錢讓老漢走一趟來買的。”

言罷,老漢又向著運煤隊後方的人喊話,讓他們全部停下休息。

如今太子在河北做了很多事,李世民又多問詢了幾句。

其實朝中的奏報早已送來,皇帝明明知道,還要又一遍遍地問著,聽別人講太子主持國事在河北做出的種種舉措。

李世民仿若不知,一遍遍地問著,神色上多少有些驕傲之色。

翌日,天剛亮,隊伍便繼續朝著洛陽方向而去,隊伍走得並不快,正是糧食豐收的季節,田地裡勞作的人亦有不少。

每每路過一地,便要過問地方的治理情況,越接近洛陽可見官道上來往的行人越來越多。

李世民神色複雜地坐在車轅上,他對正在趕車的李績道“承乾讓河北眾多的隱戶恢復了戶籍,現在河北人口多了二十餘萬戶,又均分了田地,今年的賦稅又能增加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