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臘月(第3/4頁)
章節報錯
“晉王殿下,說得很對。”
聞言,兩兄弟回頭看去,就見到了站在身後的小武。
小武笑著拿出椒鹽,道“這是給殿下的。”
李治接過椒鹽,道“足夠了。”
在東宮這麼多年,李治別的沒學會,就學會了烤肉。
等肉烤熟了,李治又分給兄弟姐妹們。
一直到夜色深了,太液池邊才安靜下來。
翌日,江,滕兩位被關押在了刑部。
蔣,虢暫且被軟禁在了宗正寺。
這些天來,還有不少人被捉拿到了長安,就像太子說過的,這件事要慢慢查,朝中有的是耐心。
太子殿下所言的耐心,便是要證據確鑿,人證物證皆要齊備,並且不能只抓大事,而忽略了小事。
狄知遜道“滕王閣的卷宗還未送來嗎?”
刑部尚書劉德威道“狄侍郎,不用心急,山東那邊還在查問,等著吧。”
狄知遜放下手中的卷宗,又道“看來是要查到明年了。”
劉德威遞上一碗茶水,道“喝點熱茶,暖一暖,這天是越來越冷了。”
狄知遜飲下一口茶水,詢問道“下官去找民部問問滕縣以往的卷宗。”
“民部休沐,現在一個人都沒有。”
“也是……”
狄知遜將碗中的茶水喝完,他走到刑部外,先是看了看牆角的積雪,其實很多官衙屋頂上也都積雪,現在的天氣正是冷得最徹骨的時候。
偶爾有人腳步匆匆路過,寒冬時節不願意在外面逗留。
狄知遜又道“大理寺派出七十人,刑部又派出二十人,御史臺十五人,聽聞太子殿下還派出不少不良人。”
聽狄知遜講述,他對現在的查案環節與步驟都瞭然於胸。
平日裡,在生活起居上,狄知遜粗心大意,但在公事上,他又是一個十分細緻的人。
刑部需要辦事細緻的人,當年狄知遜在京兆府任職,奔走各縣時辦事能力很出色,這也正是劉德威看重他的原因,畢竟不是誰都從一個人的外貌習慣就能判斷對方以何種事為生。
或者是飛賊,或者是匪徒,又或者是工匠,他只要稍加觀察就能確認。
也不知道這個案子要查到何時,刑部內兩人很是苦惱,因這一次的查證範圍很大,需要查的事也很多。
京兆府內,許敬宗正在看著賬目,今天又賣出了棉布五千匹,棉衣三千件。
顏勤禮道“雖說賣得緊俏,眼下來看關中各縣各鄉的人穿著棉衣棉服的人依舊不多,還是太過昂貴了。”
不論從棉花的運輸還是從織布的過程來看,棉布的昂貴是必然的,這不僅僅是因棉布少。
棉花從西域運送而來,耗費了多少人力且不說,棉花成線成布,其中的工序消耗的人手也是巨大的,不貴反而是沒道理的。
想要棉布更廉價,還看如今人在西域的郭駱駝,看看來年的棉花收成能否更好,也要看關中的生產水平。
這也是太子殿下一直強調生產技術的原因。
許敬宗道“棉衣賣完了,各縣庫中還積壓了六成的棉花。”
就連顏勤禮也意識到,棉布的產出趕不上需求,更跟不上棉花的消耗,本想著來年入春就將棉花消耗完,可眼下來看,就算是到了來年春季,庫中的棉花至少還有三成。
各縣趕工趕製都來不及,許敬宗道“老夫這就寫奏章告知太子殿下。”
言罷,許敬宗先是搓了搓手,讓手感覺到暖意之後,提筆開始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