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三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1/4頁)
章節報錯
各縣新設鄉長良莠不齊,京兆府對第一批考評的新任鄉長不盡如人意。
這也是當然的,畢竟這些人都是剛科舉及第的人。
這些人有的是心高氣傲。
有的是一涉及鄉里治理,就變得倉皇又狼狽,左聽右勸,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不好。
再有的則是依照自己的處世經驗,不管不問。
還有的則是用典型計程車族子弟的思維辦事,這才兩月,還是一地的狼藉。
長孫無忌很憂心,連年的科舉之下,每一次科舉之後進士及第者,餘下還未給官身的人有近千或兩千有餘。
太子的想法是好的,當初太子覺得關中人口逐漸臃腫,將各縣治下再分各鄉,將冗餘的科舉及第士子下放到各鄉,從鄉長開始做。
但結果不盡如人意,其中關中五十六個縣,剛下派的鄉長中有三成的人又辭官了,還有兩成考評實在不堪入目。
長孫無忌看著眼前的奏報,想到太子的政令與抱負,再看到如今的情形也是頭如斗大。
而吏部的眾多官吏,也都是難掩愁色,一臉的焦慮。
從今年新年正月到如今,這些人都沒有休息過,再加上奔波來到洛陽。
自然是藏不住的憂,說不完的愁。
長孫無忌如實將這些奏報都記錄下來,讓人送去給太子。
而後沉默地坐著,等候著太子的怒火也罷,怒罵也罷。
不多時就有幾個內侍帶著一個籮筐而來,言道“太子有令,諸位勞碌辛苦,每人可領梅乾菜一袋,再賜茶葉一斗,朝中諸事需循序漸進,太子知諸位難處,也只事前沒有考慮周到,深知有所疏漏,殿下身為儲君,也有責任,還請諸位今日早些休息。”
終於有人長出了一口氣,幾日來的疲憊化作一聲嘆息。
吏部侍郎張玄素站起身,他撫須言道“諸位,太子殿下深知我等難處,賜菜又賜茶葉,讓吾等早去休息,如此儲君乃是吾等之福。”
其實關中的事吏部辦得並不好,眾人有些灰心,低垂著頭接過賞賜,紛紛散去。
張玄素走到官邸外,外面已是夕陽天,紅彤彤的晚霞將西面映得一片通紅。
他將手中的茶葉與梅乾菜交給一旁的小吏,交代他帶給家眷,便自己朝著行宮而去。
乾陽殿前,工部幾個工匠正在修繕著這座大殿。
洛陽行宮還是很寬大的,作為行宮的三座大殿最中心的乾陽殿,殿前有一條河流過,在石板鋪成的路面兩側之間,一座石橋。
李承乾就站在石橋邊,看著徐孝德遞來的圖紙。
“這真是慎弟畫的圖紙?”
徐孝德道“紀王殿下連夜畫出來的圖紙,說是有些匆忙,臣做了一些補充。”
“慎弟畫得很不錯,這立體圖與點劃線,很規整。”
“紀王殿下只是匆匆看了一眼乾陽殿,就能畫出如此圖紙,實在是難得,據工部的工匠說,就連他們這些老工匠,也沒見過如此精細的圖紙。”
李承乾道“以前覺得他喜歡建宮殿,後來才知道他只是喜歡宮殿的樣子,再後來才發覺他只是喜歡畫宮殿,不喜造房子,平日裡作為兄長,孤對他的管束並不多,也沒太過仔細地教他。”
徐孝德道“若是紀王殿下專心於此道,將來定能有一番成果。”
“他啊。”李承乾想著這個弟弟,揣著手道“看他自己吧,孤的這些弟弟妹妹都是心懷大志的。”
明白了太子的心思,徐孝德稍稍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