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荒謬且短見(第3/4頁)
章節報錯
“每個作坊內各縣官吏首先要保障各縣的勞工一定要拿到工錢,這是底線,反之京兆府是要捉拿並且關押的。”
“因此各縣縣官在京兆府的高壓與監察之下,有人說關中各縣的縣官皆是酷吏,京兆府治下官吏也都是酷吏。”
“反正關中民風向來彪悍,也沒人會去在意什麼愛民如子。”
別看狄仁傑是三人之中年紀最小的,可要說起關中治理的現狀,狄仁傑這小子總是能夠娓娓道來。
張柬之科舉沒法及第,那狄仁傑肯定是能及第的,光看他在崇文館這麼多年月,眼看著崇文館從一無所有走到現在,小小年紀可資歷不容小覷,就連很多崇文館的人遇到難事都要詢問他。
“紀王殿下有所不知,所謂治理就要有法可循,若法度不嚴,法度不明,關中發展就早晚會亂,於現在的京兆府而言,寧可多此一舉,也不能有疏漏。”
“因此啊……我們現在不僅僅在為民為社稷爭利,小子說句大言不慚的話,我們還在為唐律做嘗試,或許將來會一直修律法。”
李慎嘴裡還嚼著杏仁,狄仁傑說了一大堆,他根本沒聽進去多少,詢問道“那個罵得最兇的人是誰?”
“那是劉仁軌,是咸陽縣的縣令。”
李慎瞭然點頭,“本以為各縣開設作坊很順利。”
“是啊,真的要辦起來就沒有這麼容易,各縣的縣令都很忙,以前的縣官哪裡懂得經營商賈之事,一邊到處辦事還要到處詢問,許少尹這些天總是在問詢杜荷公子,打算與杜荷公子商議出一些方略來。”
“什麼方略呀?”
“管作坊建設的方略呀。”
李慎又撓了撓頭,看了看四下,道“咦?皇兄呢?”
護衛回道“回長安了。”
李慎依舊吃著杏仁,看著遠處的風光。
遷入關中的人很多,已有一些作坊開設起來,招募了不少勞工,就像是募兵一樣,每一個進入作坊的人都要記錄戶籍與名字,分為長工與短工。
李慎詢問道“這麼多人住在哪裡?”
狄仁傑道“關中修了好多好多房子,遷入關中的人也會自己動手修房子,都是京兆府在忙,關中各縣的人口都翻了好幾倍,以前的小縣將來都會成為大縣,老師說不出五年,發展較快的縣的人口,可能會與一個州府相當。”
“有這麼多?”
“那是自然,自從太子殿下執掌關中建設就有近十年了,有這般成效是當然的,再者說不然你以為關中積攢實力這麼多年為了什麼,正是厚積薄發之時,如今還有許多人在遷入關中,往後他們在關中定下了戶籍,那都是關中人。”
李慎細細盤算著,正如狄仁傑所言,京兆府主持關中建設沒有十年,也有**年了。
狄仁傑道“數年積累,一朝薄發,關中劇變,正當此時。”
“慎,還有一問。”
李慎是不敢小瞧狄仁傑,直接改了稱呼,充滿了敬意。
狄仁傑嚼著杏仁,胖臉也跟著動,“但問無妨。”
“作坊勞作的工錢比以前種田更多,往後豈不是沒人種田了?”
“呵呵……荒謬,紀王殿下莫要聽那些目光短淺之人的話語,還說關中人會餓死,當真是謬之千里。”
“天山都能種稻米了,松州都能屯田了,再者說田地是關中發展的底線,他們不知道效益與田畝的關係,只會怨怨自艾。”
“糧食漲價了田畝才會更值錢,田畝值錢了農戶種田的收穫就更多了,現在河西走廊的情形他們沒有見過,現今運入關中的糧食比運出去的糧食都多,哪怕潼關不再運糧,關中人都餓不死。”
正說著,狄仁傑忽然抬頭道“咦?爹!你怎麼來了?”
狄知遜深吸一口氣,道“你娘回來了。”
“啊!”狄仁傑欣喜道“家母回來了。”
狄知遜低垂著頭,“回家吧,你娘是戴孝來的。”
聞言,狄仁傑的神色呆愣,他明白娘先前一直都在幷州照顧病重的爺爺,現在娘回來了。
爺爺這個年紀是不可能痊癒的,娘會回來只有一個原因,他老人家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