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鄭公的交代(第1/4頁)
章節報錯
興慶殿內,東陽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神色平靜又帶著一些笑容,在這麼多兄弟姐妹中,也就東陽最平易近人,也對弟弟妹妹們最溫和。
她跟著孫神醫學醫這麼多年,學醫術給人治病,總是要和善一些的,尤其她還是一位公主。
這麼多年以來,以往只會低聲細語講話的妹妹,如今出落大方又很有自信。
這種自信與溫和對病人來說,就是最好的心理安慰。
只要她說沒有大礙,就一定沒大礙。
李治疼得齜牙咧嘴,疼得臉都在抽。
一旁太監若有所思,也不知為何,近來陛下的脾氣越來越大了,兩位皇子正是在最不該闖禍的時候,闖了禍。
東陽倒上一碗茶水,遞給皇兄。
李承乾接過茶碗,道“最近還在整理病歷嗎?”
“嗯,挺累人的,小武與小慧又不懂醫理,只能妹妹自己來。”
李慎忽然又抬頭道“皇兄,能讓父皇換個人嗎?”
李承乾“換誰?”
“只要不是孔老夫子就好。”
李承乾瞧著躺在木板上的兩個弟弟,又道“為何?”
李慎趴在木板上側著頭道“孔穎達老夫子年事已高,弟弟擔心把他老人家氣死了。”
“氣死?”
“嗯……”
眼看兩個弟弟的語氣越來越低,東陽提著藥箱就要離開,又叮囑道“不要沾水,不要坐。”
“知道了。”李治有氣無力地回話。
李承乾對站在一旁的內侍道“抬著他們回去吧。”
李治道“皇兄……”
李承乾無奈道“換不了。”
“哦……”
李慎委屈道“既然是父皇的旨意,自然是改不了的。”
眼下還要為東征的事做準備,還要去看望鄭公。
也就不想去管這些事,其實這兩個弟弟的心思還是純良的,出手也是頗為仗義的。
倘若他們能換個方式,結果應該會更好。
殿內又安靜了下來,李承乾注意到從父皇那裡來傳旨的太監還站在這裡,便問道“是不是父皇覺得孤沒有管束好弟弟。”
這個太監低聲道“回殿下,陛下倒是沒說。”
“那是有別的話?”
“陛下說了,東征的事還未有訊息。”
“你先回去吧,就說孤知道了。”
“喏。”
眼看著這個太監離開,李承乾收回目光,繼續看著奏章。
手中的奏章,正是鴻臚寺這些年所記錄的高句麗形勢,有一個叫淵蓋蘇文的人發動了叛亂,殺光了高句麗王的大臣,在百濟的義慈王暴虐無道。
如今的遼東局勢很緊張,大抵的勢力分為三塊,北面是高句麗,而從高句麗南下便是百濟與新羅。
新羅使者金春秋如今還在長安,看樣子短時間不願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