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內,銅鍋內的湯水還在翻滾著。

李世民從火鍋內撈出一些羊肉,放入口中嚼著。

長孫無忌詢問道“那杜荷一直以來給朝中供紙,從未計較過價錢,而且還聽聞他現在是關中最富有的人。”

聽著這些話,李世民又瞧了眼李孝恭,道“坐吧。”

“喏。”李孝恭這才又坐下來。

“朕以為杜荷就是承乾的錢袋子,承乾想要多少銀錢杜荷可以拿出全部的身家,倘若承乾希望杜荷依舊是個錢袋子,應該讓杜荷繼續執掌造紙作坊的。”

“陛下,如今不只是只有杜荷一家造紙,況且洛陽的造紙作坊更大,朝中就算是要買也該買下洛陽的大作坊。”

李孝恭不住點頭道“洛陽的作坊有數百人勞作,每天產出來的紙張用都用不完。”

長孫無忌接著道“臣輔佐太子至今,聽聞潼關興建了幾處大倉庫,他們可以看貨物流轉在倉庫的時間多久,來建設作坊,按照京兆府的說法,這個叫做供應。”

看陛下還有些疑惑,長孫無忌用一片羊肉解釋道“潼關的倉庫不是用來囤積貨物的,而是加快貨物的流通,許多貨物在倉庫內不會停留半月。”

“若半月內還沒賣出去呢?”

李孝恭忽然問了一句。

長孫無忌解釋道“可以賣去西域,不過洛陽與關中絕大多數的貨物,都是賣去中原各地的,或者給關中與洛陽所需。”

李世民近來聽過麗質她們的講述,生產規模擴大之後,生產工具就會更值錢,少府監所造的每一駕紡車就會更值錢,現在各縣所需的紡車預定排到了明年。

如果江南的絲綢是得天獨厚,那麼自從大唐手握西域與天山之後,大唐的棉麻紡織也是得天獨厚的。

三人正在商議著,殿外傳來了話語聲,道“陛下,杜荷公子去京兆府了。”

李世民點頭道“再去查探。”

“喏。”

長孫無忌與李孝恭都相顧無言,這是朝中與商賈之間的第一次買賣,朝中確實需要紙張,但如果朝中一直為了紙張付錢,這又是一筆開支。

李世民冷哼道“承乾為何不讓他獻給朝堂?”

長孫無忌撫須道“恐怕是擔心有人會說東宮太子奪人家產。”

李孝恭端著碗吃著涮好的羊肉,嘴裡快速地嚼著,“趙國公這話不對,若杜荷將造紙作坊獻給了朝中,往後朝堂如何取信各縣,這一次交易是必須的,朝中一定要拿出銀錢的。”

又過了半個時辰,又有人送來訊息,“陛下,京兆府出三千貫錢要買下涇陽的造紙作坊,還在談。”

李世民吩咐道“再去盯著。”

“喏。”

而且如今涇陽造紙作坊用三千貫錢肯定是買不下來的,有人出萬貫想要買涇陽的造紙秘方,杜荷都是捂著不賣的。

李孝恭道“聽聞杜荷的造紙作坊與趙國公的一份?”

長孫無忌道“那是舅父的,不是我的。”

李世民忽然道“孝恭,你賣的書不是也有東宮的份子嗎?”

“陛下說笑了,臣是小經營,豈能與杜荷相比,朝不保夕的,眼下故事書又賣不出去了。”

但陛下這麼一問,李孝恭忽又警覺,低聲問道“若只是為了給朝中紙張,朝中不必要在這個時候買下造紙作坊。”

李孝恭平日裡大大咧咧的,這句話倒是說到了關鍵所在。

長孫無忌頷首不語,思量著。

又過了半個時辰,又要有人來報,“陛下,京兆府出錢一千貫。”

李孝恭道“哎?這錢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