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結束之後,李世民便打算去看看工部新制的拼圖,走過太極殿時候,就看到承乾身後跟著一群文臣。

“他這是去做什麼?”

一旁的太監回道“早朝結束的時候,殿下就留下了房相與眾人,說是有要事要商議。”

李世民只是多看一眼,便去甘露殿看看新制的拼圖。

宮裡最早的一幅拼圖是一幅全家的畫像,那時候承乾還年少,麗質她們也還年幼,這幅拼圖就掛在了甘露殿的牆上。

本來牆上所掛的都是名家的字畫,只不過長樂公主這麼要求,這幅全家畫就一直掛到了現在,陛下也時常會注目看著這畫,看許久。

興慶殿內,李承乾面前坐著老師,舅舅,于志寧,褚遂良,還有青雀與李恪等一眾人。

除卻兩個弟弟,如張行成與岑文字都是中書省的重要人物。

正要開口說話,李承乾又道“將殿門關上吧,以免有人來打擾。”

直到厚重殿門被關上,殿內昏暗了一些,一旁的燭臺也被點亮。

李承乾坐下來讓人將一堆卷宗分發下去,一邊道“這是山東各地收繳而來的三百五十一卷縣誌,六十七卷州府卷宗,這些天孤都在看這些。”

長孫無忌伸手接過太監遞來的卷宗,開啟卷宗看著,發現在其上做了不少的批註,心說太子一個人將數量如此龐大的卷宗都看完了。

李承乾道“孤平日裡閒著無事,釣魚時或者是睡前都會看這些卷宗。”

岑文字記得這些卷宗都是今年夏天送來的,因滕王的事而收繳而來,那時候以為是為了尋找罪證。

幾乎都快忘了太子殿下要這些卷宗是為了什麼。

李承乾道“今年父皇的旨意也說了,讓中原各地的隱戶迴歸戶籍,旨意下達有三個月了,近日來看了各地的呈報,發現各地的響應並不多。”

長孫無忌道“可讓京兆府派人查問,只是各地依舊會應付,只是查問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

房玄齡低垂著眼神,低聲道“隱戶越多,收繳的賦稅就越少,歷朝歷代兼併土地也罷,隱戶逃戶也好,中樞與地方在這兩件事上一直都是此消彼長,朝中不過問便會兼併嚴重,朝中過問了地方就會收斂。”

長孫無忌十分贊同地點頭道“在門閥與勳貴之間,在災年時為了躲避苛稅便會投身隱戶,當然也有門閥世家用各個卑劣的手段將一些鄉民打為隱戶,讓鄉民在失去田地時,在賣身還是餓死之間選,往往他們都沒得選……”

在趙國公的話語中,眾人聽到了很多手段以及各種下套的方式,以及各種卑劣的行為。

而一旦他們成了隱戶,想要再恢復戶籍,就太難了。

有道是多錢善賈,一無所有的人面對擁有大量財富的人,往往看得不長遠。

于志寧想到了一些話語,當初殿下說過,一個從未讀過書的農戶與一個善於辯論博學多識的人辯論是非黑白,農戶有幾分勝算。

尋常農戶的簡陋言語敵不過巧言善辯,又博學的人,甚至可以將黑的說成白的。

最後農戶的無助與求生的本能,又會促使他作出什麼樣的選擇,他們根本還不知何謂對錯,卻已被人扭曲了。

其中的種種事,多數都是從卷宗與奏章上所見,或者是一些聽聞。

恐怕在清查滕王家產時,封查滕王閣之時,還有很多令人憤恨的事發生,只是這些事只不過被簡單的幾句話提及。

而在隋末大亂失去的人口,至今李唐立國這短短二十餘年間,還未得到恢復。

因此在武德年間,太上皇還在位時期,便主張過讓僧人還俗,耕地勞作來繳納賦稅,但依舊是見效甚微。

說起了土地兼併與賦稅的問題,李恪當即來了精神,豎起耳朵精神專注地聽著。

李承乾讓太監準備了一些茶水,都是枸杞與金銀花的茶,其中放了一些決明子。

示意太監將茶水賜下去,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