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送著他走出朱雀門,而後便也接著去處理今天的政務。

父皇出遊回來之後,過問了三兩天國事,便又開始了休假。

李承乾只好挑起大梁,處理著秋後的各種事宜,與往年一樣在入冬前要忙完今年的國事,入冬之後要準備來年的事宜。

蘇亶沒有徑直去武功縣,而是先來到了崇文館。

如今的崇文館主事並不在,館內也沒見其他人,只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正在翻看著卷宗。

狄仁傑抬頭看到來人,見對方穿著官服,連忙行禮道“敢問當面……”

“老夫秘書監蘇亶。”

聽到名字,狄仁傑稍有思量,很快就面帶笑容。

蘇亶這個名字在晉王口中聽說過,太子成婚之後,蘇亶便是東宮太子的岳丈。

“小子狄仁傑,顏主事不在,不知可有交代?”

“是嗎?”蘇亶有些失落,但看這個小子頗有禮數,又問道“聽說崇文館有學士三千多人,光是支教的夫子就有上千人,可此地為何如此蕭條。”

狄仁傑回道“崇文館向來如此,平日裡坐在這裡的人很少,都在各縣走動,到了傍晚時分會有人回來,有些時候一整天也沒人。”

“原來是都在外面忙碌。”

蘇亶撫須看了看四下,又道“老夫暫且等在這裡吧。”

與一個小子說了也沒什麼用,還是過問顏勤禮比較好,蘇亶乾脆坐了下來。

崇文館內又安靜了下來,狄仁傑重新坐好,繼續看著卷宗。

有一人快步走入,拿著卷宗道“小主事,洛陽崇文館呈報。”

狄仁傑抬頭道“放在邊上。”

那人將卷宗放下,便快步離開了。

偶爾又有三兩人來,蘇亶見狀好奇道“他們都稱你小主事?”

狄仁傑回道“都是笑稱。”

蘇亶又是笑著點頭,心說東宮門下的崇文館真是人才濟濟,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子,處理事務卻如此從容。

光是看著他應對偶爾走入崇文館的人,足以見得這孩子是個好苗子,只要好好培養,將來入朝中六部說不定不在話下。

再看崇文館的情形,似乎也沒有人主動來教導他。

這般靈醒的小子就讓他一個人在中書省,應該有人教導的。

“平時都沒人來教你嗎?”

狄仁傑的目光還在卷宗上,他回道“先前是溫彥博老先生教導小子的。”

一聽是名滿中原的名仕溫老先生,蘇亶便提起精神。

“只不過,他老人家過世了,如今的顏主事教導小子,偶爾許少尹也會來指教。”

蘇亶帶著試探的心思,問道“若要治理好武功縣計程車族,不知崇文館可有卷宗交予老夫。”

狄仁傑抬頭稍稍一思量,忙站起身走向書架邊,他翻看著一個個掛在書卷上的標籤,從中拿下五卷捧在懷中,放在了對方的桌上。

而後他自己又坐了下來,繼續看著卷宗。

蘇亶將信將疑地拿起其中一卷,仔細看著,捲上闡述了關於士族發展以及普及基礎的重要。

這大概就是太子殿下希望武功縣計程車族能夠有所改觀的要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