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玄奘的歸心(第1/4頁)
章節報錯
殿外,東陽還在與爺爺爭吵,從以前開始養病,爺爺現在能喝酒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也是因爺爺的身體每況愈下,年齡越大,身體的機能也越差。
再喝酒,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經過東陽的一番勸說,爺爺又要開始戒酒了,至少到來年開春之前都不能飲酒。
如果換作父皇去勸說,爺爺是絕對不會妥協的。
東陽去勸說爺爺,更有效。
母后正在與寧兒說著話,李承乾就在父皇面前坐下,往碗中放入一些茶葉與陳皮,泡上一碗茶水。
李世民看著兒子的茶碗問道“你這是……”
“陳皮,父皇要不要也放一些?”
李世民往茶碗中放入茶葉,搖頭道“朕不喜茶水中有別的味道。”
李承乾看了看茶葉的量,道“父皇是人到中年,茶是越喝越濃了。”
“唉……”李世民長嘆一口氣,緩緩道“朕也不知為何,泡少了便覺得沒滋味。”
父子倆拿起茶碗,飲下一口茶水,又同時放下茶碗,目光看著坐在嬰兒車內的兩個孩子沉默不語。
坐在崇文殿的屋簷下,一旁的太監還在往爐子中放著木材。
李世民又道“今年來朝的使者中,靺鞨的使者說他們燒煤取暖。”
靺鞨是一個部落國,是生活在高句麗以北部落小國,他們那裡的人喜歡用雉尾來做髮飾,也就是雞翎子。
李承乾道“燒煤會有黑煙,用久了會生病。”
李世民坐得端正,又道“可煤石能夠燒更久。”
李承乾還是搖頭道“父皇是找不到東征的藉口了嗎?就算是要為東征找藉口,去尋找美人都比挖煤更有信服力。”
“嗯……”
李世民又是沉吟半晌,似想起了往事,不悅道“看來是溫老先生過世得太早了。”
李承乾又道“新羅使者如何了?”
李世民反問道“四方館的事你應該比朕更清楚。”
“兒臣聽說新羅的女王給父皇寫了一封情書?”
“情書?那是國書!”李世民板著臉道。
“呵呵……”
聽到兒子輕蔑的笑聲,李世民接著又道“你笑甚?”
李承乾感慨道“如果只是國書,母后又怎會將新羅的國書給撕了。”
今年還未過去,來唐的使者中新羅使者最為跳脫,也不知道是不是新羅風俗的緣故,新羅女王給天可汗的國書十分之動情又肉麻,國書的內容上寫滿了她對天可汗的嚮往與期盼。
一國女王不要臉到這種地步,實在是令人歎服。
說不定這位新羅女王還沒見到她嚮往的天可汗,可能就會突然死於非命。
現在新羅使者就在四方館,他們與各國的使者一起,都在西方館進學,由禮部鴻臚寺照看著。
“朕還聽說近來你對諸國使者的回贈越來越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