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舅舅與皇叔,房相所言的種種話語,他們說了很多,李承乾也聽了很多。

舅舅說有一部分原本能夠用來耕種的荒地,京兆府卻將其用來建設作坊。

現在京兆府還未開始佔用耕地,他們卻開始佔用那些將來可以成為耕地的土地。

那現在京兆府佔有的土地屬於誰,京兆府吃的是將來的田賦,未來的人口會失去田地的分配,甚至等西征的府軍回來之後,田地要如何分?

江夏郡王說京兆府都是按照朝中規章發展的,如果一直掣肘,一直被朝中限制,關中的發展勢必要減緩了,顧前顧後。

還要顧及朝臣的感受,那麼原本的三年計劃,要延遲到十年才能完成。

棉麻布的作坊還沒起來就要被腰斬,這是一筆無比巨大的損失。

李孝恭說的都是宗室內部的事,聽一耳朵都行了。

李承乾吃著餛飩,聽著他們的講述,耳朵聽著,但一概沒有在意,全當聽了就忘了。

用罷餛飩,李承乾起身道“上早朝吧,今天大朝會一定很熱鬧。”

幾人也不再言語,一齊走向太極殿。

還未開朝,朝堂上就站了不少人,五品以上的官吏甚至一路站到太極殿外,這是上官儀第一次上朝,看得出他很緊張。

李承乾與舅舅,房相來到太極殿時,人已都到齊了。

看到殿外站著一群穿著奇裝異服的使者,李承乾又瞧見了祿東贊。

對方行禮道“恭賀太子殿下。”

李承乾停下腳步笑道“大相還是吐蕃的使者,還以為松贊干布會另派人來。”

祿東讚道“外臣是吐蕃的大相,外臣在長安就一直是吐蕃的使者。”

“聽說你想去京兆府效力,被許敬宗拒絕了。”李承乾在太極殿前停下腳步,面朝此刻還空蕩蕩的皇位,揣著手與他說道。

見他低著頭,李承乾又道“之後你又在京兆府講學的街巷,每天都在聽,甚至一邊聽一邊記錄。”

祿東讚道“若殿下不允,外臣往後就不這麼做了。”

李承乾笑道“無礙的,崇文館會證明我們唐人的治理理念比你們吐蕃人更好,而且遠在吐蕃的牧民們都會知道。”

見太子走入太極殿,祿東贊還想再說又將話語嚥了下去,青海已開闢了崇文館,並且一直在吸收青海以南的人口。

換言之,何必呢?

“恭賀皇兄。”

“青雀,你近來如何?”

李泰回道“還在整理括地誌的編撰,近來都挺好。”

等太監的一聲高喝,大殿內終於安靜了下來,皇帝一步步走到太極殿內,在皇位上坐下,群臣行禮之後早朝就開始了。

李承乾依舊與往常一樣,聽著群臣的依次向皇帝稟報各項事宜。

從各國使者進獻的財寶來看,貞觀一朝的帝制,在天山一戰之後又一次站在了巔峰,各國使者向這個強盛的帝國進獻了他們最大的誠意。

李唐的根基也更加穩固,帝制的統治力也得到了彰顯。

父皇的權力與威望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