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是站在鄭公這一邊的,而陛下則是站在長孫無忌一側的。

為了不讓兩方的爭執成了皇帝與太子間的口角,李孝恭就提出了這一次的比試。

如果太子與皇帝之間不吵架,還是挺好的。

李孝恭覺得自己又一次拯救了大唐的社稷,由衷地。

幾輪比試,金塊已被移至五十步外,別說一箭命中了,就是現在放眼看去,那金塊只有黃豆大小。

“怕了?”

聽到父皇的話語,李承乾道“有點難呀。”

李世民笑著道“哪怕你的箭矢出去時稍稍吹來一點風,就會偏。”

要不算了?

父皇的意思多半是這樣的。

李承乾從箭筒中拿出一支較細的箭矢,試了試弓弦,道“無妨,一時勝負罷了,兒臣就算是輸了也不會在意。”

“好。”鬚髮花白的李淵笑道“這才是我李家的兒郎。”

言罷,李承乾策馬在校場上跑起來,拉弓而起,箭矢在弓弦上很穩。

提著弓的手緩緩放鬆,深吸一口氣,直到箭頭與遠處只有黃豆大小的金塊重合,放箭而去。

那細長的箭矢發出更為淒厲的破空聲。

“叮!”

金屬的箭頭觸及金塊發出脆響。

校場上又傳來一陣歡呼聲。

李世民的目光還看著遠處正在因撞擊而擺動的金塊,沉默不語,也從箭筒中拿出一支箭矢,它與尋常箭矢相比,更輕更細。

這是東宮孩子們訓練時用的箭矢。

承乾這一箭能夠命中金塊,多半是與這細長的箭矢有關。

李世民策馬而起,在眾人的注視下,這位大唐皇帝張弓搭箭,瞄著遠處的金塊一箭而出,當箭矢擦著金塊而過。

或許是箭矢帶起的風稍稍帶動了細線,讓金塊有了輕微的擺動,卻聽不到金屬箭頭落在金塊上的撞擊聲。

校場上一片寂靜,眾人不知該說什麼。

李承乾策馬緩緩走向木架子,拿起吊在繩子上的金子道“謝父皇賜兒臣金子。”

本來這塊金子就是此番皇帝要去驪山遊獵的用度,成了這一次箭術較量的彩頭。

李承乾將金子高高拿在手中,朗聲道“正是因父皇主張節儉,此番去驪山遊獵減少用度,兒臣領會父皇用心良苦!”

長孫無忌朗聲道“陛下聖明!”

尉遲恭與秦瓊,李孝恭也高呼道“陛下聖明!”

校場上兵士們一次次高呼著。

李世民策馬立在校場中,見到兒子策馬而來,面帶笑容又低聲道“朕不用你來解圍。”

面對眾人的笑容,李承乾策馬在父皇身邊,道“是父皇聖明。”

“朕去驪山這段時日,朝政便交給你了。”

“兒臣已在驪山備好了糧草,父皇也放心。”

李世民笑道“就連鄭公都說唯有太子能夠監理朝政,主持大局。”

“鄭公未免過譽了。”

父子和睦,皇帝一家如此,眾人心安。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