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貞觀十年(第1/4頁)
章節報錯
小兕子吃著麵條,目光就看著桌上的奏章,皇姐與皇兄正在批覆著,雖說看不懂,不過眼神明亮。
等小兕子將碗中的麵條吃完,李麗質伸了懶腰,站起身稍稍活動了一番筋骨。
李承乾翻過一頁卷宗看著。
蘇婉扶著腰,一手也扶著肚子走到窗邊,稍稍將窗戶開啟一些,也能讓外面的風吹入,讓殿內多一些新鮮的空氣。
安靜的殿內,只有書頁偶爾翻過的聲音。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茶碗,喝下一口茶水。
蘇婉安靜地坐下來繼續織著衣裳,道“今晚的風挺大的。”
寧兒低聲道“恐怕要下雨了。”
安靜的殿內,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外面果然下起了雨,凍雨不停拍打在窗戶上。
小兕子坐在椅子上,雙腳懸空著正在晃著。
東宮窗戶都是把手的,而且很嚴實,只要關上了窗,就不會有風漏進來。
李麗質將幾卷奏章整理好,道“今年出征回來的人口該有七萬左右。”
李承乾頷首道“孤也統計好了,此番大戰幾乎要把關中的儲備掏空了。”
“要恢復過來至少還需要三年。”
“大軍最快也要來年夏季才能回來。”
“夜色深了,你領著明達去休息吧。”
李麗質牽著小兕子回去了,李承乾坐在書桌邊看著如今各縣的情況。
出征的府兵回來之後,按照兵歸府,將歸朝的規矩,除卻一部分需駐防的兵馬,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回來生產。
來年才能加入生產中,而後還要再等一年才能看到效益。
寧兒幫著整理著卷宗。
蘇婉已將寢殿重新整理好。
其實麗質的預估還是過於積極了,從現實來看關中想要恢復元氣,恢復到大戰之前,豈止需要三年,大概是在五年,六年?
其實鄭公是希望將各縣的人都安排入作坊,參與生產的。
因如今的父皇越來越信重鄭公,依照鄭公所言不能讓國家太過安逸,將那些習慣了閒散的閒漢全部放入作坊,就算是綁也要綁進作坊內。
在如今的形勢來看,鄭公的意見是不錯的,效果也是明顯的,各縣的生產力都在提高。
寧兒拿起一旁的茶碗道“殿下,夜深了。”
李承乾道“嗯,夜深了,確實不該喝茶。”
翌日,李承乾在東宮外晨練,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水,早晨雨水停歇的時候,地面上又結起了薄薄的一層冰。
今天休沐,李承乾可以不緊不慢地在東宮用早飯,這是一年之中難得的清閒時候。
李淵喝著黍米粥,配著醃蘿蔔吃著。
爺孫倆坐在一起,時而聽到筷子碰到陶碗的動靜。
“近來,你父皇睡覺都要笑醒了?”
“爺爺何出此言?”
“天山都打下來了,你父皇難道不高興?”
李承乾吃完了碗中的黍米粥,將碗筷擱下,道“孫兒倒是沒見到父皇有多麼高興,可能眼下還有更擔憂的事吧。”
李淵用筷子夾起一塊醃蘿蔔,在嘴裡嚼著,隱有思量。
太監快步來報,躬身道“太子殿下,中書省打起來了。”
李承乾神色淡定地飲下一口茶水,道“嗯,現在還打著嗎?”
“被攔住了。”
“今天還在中書省批覆文書的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