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九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現在有騎兵之利,唐軍在天山一路撲殺,也是夠累的。
裴行儉將碗中的青稞全部倒入口中,咀嚼了一番嚥下,又拿起鹹肉幹吞下,有了飽腹的感覺,這才舒坦不少。
幾人商議了一番眼前的形勢,便都休息。
大概睡了三個時辰,裴行儉從鼾聲如雷的大帳中出來,天山的風雪已停了,用地上的雪搓了搓臉,就當是洗臉了。
長出一口氣,裴行儉這才覺得神志清醒了一些。
夜色中,走過一處處營帳,裴行儉準備牽馬出去看看,就在這裡遇到了劉仁願。
看他已牽著馬兒就要出大營,裴行儉問道“劉將軍這是去做什麼?”
劉仁願道“欲谷設知道唐軍在休息,他既不敢襲營,那就會想著遁走。”
裴行儉道“原來軍中不只是某家會這麼想。”
劉仁願沒再多說,而是板著一張撲克臉,翻身上馬,領著一隊人離開了大營。
在軍中劉將軍向來是這樣的,話很少也有他自己的決斷,大多數時候,他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裴行儉也翻身上馬,帶著一隊一百人的兵離開了這處大營。
首先欲谷設知道他的前軍大敗,現在他只有三個選擇,在天山腹地與唐軍進行困獸猶鬥,第二個選擇,在腹地留下大軍拖住唐軍,他自己逃出天山,第三個現在便是祭祀,乞求庇護能夠在最後的決戰中,將唐軍一舉滅了。
最後的選擇顯然就是心理安慰,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欲谷設此戰必敗,對他來說最有價值的選擇就是留下大軍拖住唐軍,給他自己留下逃跑的時間。
劉仁願不想給欲谷設這個機會。
裴行儉覺得,既然是欲谷設的機會,也是他立功的機會,而且這個立大功的機會不見得會落在劉仁願的手中。
在夜色中一直策馬到了天亮,裴行儉來到伊犁河南面的一處山谷。
這裡是一處山谷,雖說不是烏孫古道,但這裡是欲谷設西撤的唯一後路了。
“裴將軍,我們在一里外發現了劉將軍的兵馬。”
“看來想一起去了。”裴行儉翻身下馬觀察著地形,按照斥候所指的方向,劉仁願選擇了另一處山谷,他就在南面的位置,如果欲谷設要從這處山谷過,誰拿下欲谷設,這大功勞就是誰的。
一天一夜過去,當天光再一次大亮的時候,唐軍“復甦”了,一匹匹戰馬嘶鳴著,一隊隊的兵馬朝著腹地前行。
薛仁貴與梁建方翻身上馬,拉著韁繩號令隊伍整軍向著天山腹地進發。
大軍行軍,戰馬踏過積雪,沿著伊犁河畔再一次行軍。
寒風呼嘯而過,今天沒有雪花迷眼,天山腳下的河谷視野開闊。
有輕裝的斥候回來稟報道“將軍!前方三里地,發現大片的敵軍!”
薛仁貴神色一凜,揮動馬鞭,馬兒加快速度朝著前方而去。
而在後方的梁建方心中暗道,薛仁貴就是個莽夫。
因薛仁貴策馬很快,與後方的大軍保持了百餘步的距離,目光所及前方就是一片敵軍。
還未到近前,對方的箭矢便呼嘯而來。
薛仁貴在馬背上俯低身子,繼續前行著,張弓搭箭瞄準站在前方的敵人,一箭而出射倒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