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公吩咐的。”

“這些話也是你們讓他說的?”

“倒也不是。”于志寧解釋道“是褚侍郎自己想的。”

李承乾頷首道“怎麼聽著,不像是他會說出來的話。”

于志寧思量了片刻,又道“近來褚侍郎與紀王殿下還有走動。”

李承乾的神色多了幾分瞭然,與于志寧又叮囑了幾句之後,就回了東宮。

此刻的東宮內,李麗質正在聽著父皇與爺爺的講話。

李承乾坐在東宮牆邊,拿起一旁的蒲扇給自己扇著風,拿起一盆冰鎮的葡萄往口中送著。

李世民道“朕可以派出更多人去支教。”

李麗質道“不可以。”

“為何?”

聽著父皇反問,李麗質解釋道“現在皇兄每年在崇文館與支教事業上花去的銀錢有數千貫,今年恐怕接近萬貫,如果按照皇兄給支教夫子的用度,敢問朝中有多少銀錢,可以將支教傳播在中原各地?”

李世民接著道“有些事不能用金錢衡量,這不是你們說的嗎?”

李麗質又道“說得殘酷一些,父皇預想的不過是隨時都會倒塌的雕欄玉砌,就像是我們用積木搭出來的房子,一推就倒了,沒有足夠的支撐,又沒有太過堅定的意志,不能這般考慮。”

“如果唐人有更堅定的信念,才能與父皇預想的那般。”

“難道你皇兄的支教就止步不前了?”

李承乾聽著父皇與麗質的談話,又覺得很有意思,便來了興致繼續聽著。

李麗質又道“適合當下的才是最好的,現在關中與洛陽的情形就是最好的選擇,至於將來要如何運作,還要看將來的形勢。”

再看父皇還有些猶豫,李麗質站起身道“女兒給父皇講個故事吧,這個故事也是皇兄說過的。”

李世民頷首,“講。”

李麗質又道“從前有一戶人家,這戶人家的爺爺就要過世了,可這個爺爺有很多的孩子,而他們家所住的地方是一片荒地,那位就要過世的爺爺一直擔心他的孩子們會餓死,爺爺在臨終前說他在後院的荒地裡埋了很多金子。”

“後來呀,爺爺過世之後,他的孩子們都去荒地裡挖金子,可荒地裡根本沒有金子,他們挖了很多年,再後來荒地因他們遍地挖掘,成了田地,種出了很多糧食。”

“此後爺爺孩子就能靠著田地裡的糧食活下去,他們雖說沒找到金子,但找到了比金子更重要的東西。”

李麗質的話語頓了頓,又道“這比金子更重要的,正是值得追尋的。”

李淵瞭然道“因此,金子不重要,現在為支教花出去的銀錢也是不重要的。”

李麗質笑道“爺爺說得是。”

李世民拿起茶碗發現不知什麼時候碗中的茶水已空,目光看向一旁提著茶壺的太監。

這太監還沉浸在長樂公主所講的故事中,好一會兒才回過神,連忙給陛下續上茶水。

這才續上的茶水,李世民又不願意喝了。

太監委屈地低著頭站著。

李淵笑著問道“麗質啊,稚奴那小子在太液池放養的鴨子是不是能吃了?”

李麗質點頭道“倒是挺肥的,爺爺這牙口還能吃鴨肉嗎?”

李淵笑呵呵撫須道“讓小福燉一燉,燉得爛糊一些,朕就能吃了。”

一旁拿著茶壺的太監如釋重負,連忙道“這就給陛下去太液池抓。”

不多時,母后領著蘇婉與寧兒也回來了,一大家子的晚飯就要在東宮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