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2/3頁)
章節報錯
長安城內,又有一隊隊的官兵離開。
從向突厥人賣肥皂開始,涇陽的行動總是能夠領先朝中的政令,一次兩次也就罷了,現在互市正要開始。
涇陽又先一步將茶葉運送到了邊關。
真要說涇陽那敏銳的神經能夠一次次把握住朝中的方向?
還是他許敬宗手眼通天,早就知道了。
朝中開啟互市,第一個因互市賺夠錢財的縣,那就一定會是涇陽縣。
甘露殿內,李承乾給父皇倒上一碗茶水,道“這是今年送來的新茶,父皇且嚐嚐。”
李世民喝下一口,細細回味著,“沒什麼區別。”
“父皇喝的茶葉本就少,自然會覺得沒什麼區別,以後種類多了,喝起來也就有區別了。”
李世民問道“以後中原會有很多茶葉嗎?”
李承乾頷首,“會有的。”
注意到父皇的眼神,李承乾又道“父皇不用過於擔憂,茶葉種植與糧食不同,不會與糧食相沖,地方官府也會看著的。”
李世民拿起一道奏章遞上,道“你看看,這是彈劾涇陽的。”
聞言,李承乾拿過奏疏看了起來,道“說是涇陽每一次都能領先朝中一步,捕風捉影不過是想說孤提前給涇陽的杜荷傳了訊息?”
李世民又道“涇陽到底有多少銀錢?”
李承乾搖頭道“回父皇,杜荷確實賺了很多銀錢,可他到底有多少銀錢,兒臣也不清楚。”
“你走一趟涇陽問問?”
“孤挺忙的,改天派人去問問就行了。”
李世民拿起茶碗,沉著臉喝著茶水。
外面大雨喧囂,殿內安靜得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李承乾又道“涇陽是賺了不少錢,父皇覺得很意外嗎?”
太子殿下終於又開口了,一旁的太監用餘光觀察著陛下的神色,等陛下放下了茶碗,有太監連忙又將熱水倒上。
李世民道“意外,很是意外,以前沒覺得杜荷有這等本事。”
李承乾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位置比父皇低了一些,從這裡目視前方看去,正好可以見到窗外的雨水,道“父皇不如換個角度想,如果不只是涇陽因互市賺取了這麼多錢,而是關中各縣都能各展所長,透過互市賺取銀錢。”
“涇陽賺錢是涇陽的事,各縣若能發展所長,將自己的貨物賣到關外去,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李承乾低聲道“所以,父皇不要盯著涇陽不放了。”
李世民板著臉道“你是說朕見識短淺了?”
李承乾神色有些惆悵道,嘆道“兒臣希望,父皇能夠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
聽著太子殿下數落陛下,殿內的太監低著頭,隨時準備在陛下發怒的一刻,第一時間跪下。
還未到陛下開口,卻聽太子殿下的話語又開始了。
“如果關中各縣都要圖發展,那麼涇陽就是個很好的典型例子,種種舉措也可以讓關中其他縣學習,讓關中鄉民脫離赤貧,這種事難道還需要猶豫的嗎?父皇這是兒臣應該做的不是嗎?”
李世民沉默不語。
“但真要如此,朝中的賦稅方式便要有一些改變,如果都能有涇陽這般規模的大作坊,數百人參與生產,那往後賦稅就要增加了。”
李世民道“說來說去,你就是想要增加課稅是嗎?”
李承乾搖頭道“父皇,且聽兒臣說完。”
李世民又喝完了一碗茶水,也不知道這是陛下喝得第幾碗了,從太子殿下走入甘露殿內,獻上茶葉之後,陛下就沒停下來喝茶,一碗接著一碗,也不知道這是陛下喝的第幾碗了。
太監小心翼翼倒上一碗茶水,低聲道“陛下,這個茶葉都沒味了,不如換一碗。”
也沒見陛下反對,太監便換了一碗茶葉。
李世民又道“多放點。”
聞言,太監又往碗中多放了一些茶葉,拿著水壺倒上開水。
“兒臣觀察過京兆府收取東西兩市的市稅,兒臣覺得這種市稅更像是給東西市給了一個位置的租子,也不像是正經的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