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唸完了。”李治在一旁道。

“你去休息吧。”

“喏。”

肥皂之名響徹關內外,光有肥皂還是不行的。

武士彠命幷州的同鄉舊友在坊間安排了許多人種了茶樹,從去年秋天開始,到現在,等到了三月左右,就能夠收穫第一批茶葉,再過兩月又是一批茶。

李承乾拿著油燈走在一個個的書架前,看著一卷卷書,最後落在了一卷司馬相如的凡將卷。

這卷書上就有漢朝時期對茶葉的講述。

寧兒站在殿外,道“殿下,夜宵好了。”

李承乾道“端進來。”

一碗餛飩端了進來,上面還漂浮著蔥。

李承乾吃著餛飩,目光看還看著書,低聲道“明日一早安排人代孤去問問應公,茶葉的事準備如何了?”

“喏。”寧兒接過殿下遞來的空碗躬身告退。

現在的夜風沒有這麼冷了,中原各地進入了農忙時節,各縣的耕種也開始了。

作為太子來說,如今身居朝廷中樞,距離基層還是有些距離。

不清楚基層的情況,便會覺得不踏實。

這種憂慮感,是作為一個一千年後的人,通曉各代歷史的緣故,而來的憂慮。

很多時候,李承乾只能透過許敬宗的奏疏來了解各縣的治理情況。

因為大唐的發展並不快,所以變化也不多。

因此大唐的官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的學習壓力便小了很多。

寧兒見油燈的火苗越來越小,便給太子殿下換了一盞油燈。

“寧兒姐。”

“奴婢在。”

李承乾頷首道“舅舅近來總是睡不好,明天你去一趟太醫署拿一些安神的藥材,孤給舅舅送去。”

“喏。”

翌日,早朝,太極殿上。

第一次嚐到了互市甜頭,而朝中各部官吏,開始紛紛拿出各種論述,要求組建互市隊伍。

他們分別列舉了瓷器,絲綢,筆墨,紙張或是玉石,來進行互市。

李世民聽著這些人的討論,怎麼都覺得不自在,好好的朝會就快成了一群做買賣人的吆喝起鬨。

這早朝還能不能好好開了。

李世民沉聲道“房相,互市之事誰在主持?”

房玄齡道“回陛下,涉及錢糧排程自然是太子殿下,互市之策也是太子殿下主持。”

見父皇與老師的目光都看了過來。

再繼續沉默下去,也不好。

李承乾上前一步道“諸位,若有提議下朝之後可以向中書省提交奏章,孤看過之後再做定奪。”

眾人平息了議論,紛紛又站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