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先是頷首看向房玄齡,又看了一眼太子,這外甥笑得人畜無害,要多陽光就有多陽光。

由趙國公與房相帶著太子走入中書省,眾人紛紛行禮。

這處官邸很大,相比鴻臚寺大了三倍有餘,皇城內三省六部皆是空蕩蕩的,只有這裡依舊忙碌。

見房相在上座坐下,舅舅也坐下。

看到一旁有個空位,李承乾便坐下來。

只不過剛坐下不久,中書省又來了一個兩鬢微霜的官吏,此人走上前道“殿下,這是老夫的位置。”

“嗷……”李承乾回神,連忙起身。

魏徵道“殿下要坐這裡也可,老夫正好還有別的事。”

儘管這位侍中這麼說了,李承乾還是讓開位置,心說也不知道坐哪裡,便與舅舅擠在一起,也算是在房相身側。

長孫無忌皺眉看看一旁的房玄齡,又看向坐在中間的太子,手裡拿著一卷卷宗看著,也不打算講話,心中越發煩悶了。

如今的大唐,也就是現在的朝堂上,由房玄齡任尚書左僕射為真正意義宰執,中書令長孫無忌兼吏部尚書,魏徵任侍中兼領御史臺。

這便是朝中三位最重要人物。

中樞大致上就在這三位的主持下執行。

見房相遞來一份奏章,李承乾開啟看著,這是對吐谷渾安排的問題,其上有不少人的批註。

李承乾低聲道“房相,這件事到現在還沒有安排下來嗎?”

房玄齡提著筆還在書寫著,道“沒讓殿下看,一旁的交給趙國公。”

想到接待諸國使者的事就是舅舅在安排,李承乾後知後覺將奏章遞給了舅舅。

長孫無忌只好打斷當前的工作,拿過奏章看了起來。

李承乾坐在舅舅與房相中間,揣著手有些不知道該去做什麼,乾脆就這麼目視前方。

眼前鄭公魏徵帶著馬周正在與褚遂良爭論著,兩人就科舉糊名一事,正在反覆論證。

如果說鄭公一方是贊成糊名的正方,那麼褚遂良一行人便是反方辯論選手。

雙方爭執從君子之道,講到了儒家經典,試圖開始從道德層面來辯解。

漸漸地,雙方背後的人越來越多,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李承乾看得津津有味,古人辯論端是精彩的,尤其是這些飽讀之士,引經據典,甚至拿出了漢高祖,或者文景之治的種種國策來辯論。

見舅舅又將奏章遞了過來,李承乾伸手接過看了起來。

“給房相!”長孫無忌道。

“原來這也不是給孤的。”李承乾又交給一旁的房相。

“老師?”

聽到一聲親切的老師,原本長孫無忌正在書寫的筆觸明顯一頓。

房玄齡提筆道“殿下有何吩咐?”

李承乾咳了咳嗓子道“其實孤看了奏章上的內容,在吐谷渾建設都護府挺好的,沿用漢時治理西域的方略。”

見房玄齡還有些猶豫。長孫無忌道“殿下所言不錯,老夫也是認可建設都護府的方略,因吐谷渾新可汗慕容順不願回去,想要將吐谷渾交給大唐,按照大唐的治理,應該建設都護府。”

李承乾點頭又看向房相,又道“孤有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