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旁的虞世南嘆道“信本的筆法越發精深了。”

歐陽詢鬚髮皆白,他笑道“老朽早已做好了去死的準備。”

聞言,虞世南朗聲笑著,在場的眾人都是老頭子,也都是就要入土的年紀了,什麼時候過世都不奇怪。

高士廉道“你說你家明明是武將出身,偏成了現在的行書大家,等你入土之後,該怎麼去面對列祖列宗?”

“那又如何?”歐陽詢雖已老邁,可眼中還是充滿了精氣神。

許國公府邸的僕從高林一直侍候在一旁,是當年隋煬帝時期的太監,天下大亂之後得高士廉所救便留了下來,一直追隨至今,如今也年邁了。

在場的老人家都是一樣的,經歷過陳宣帝時期的動亂,又見到了前隋的盛大,見證了前隋的轟然倒塌。

這麼多年了,在場的幾位老人家的人生也幾經轉折,直到現在,他們才安定下來。

高林笑道“諸位,茶水好了。”

歐陽詢拿過茶葉給自己泡了一杯茶。

這種沖泡的方式,立刻引來了高士廉與虞世南的取笑目光。

歐陽詢笑道“你們這些老傢伙拭目以待,往後這樣的泡茶,很快就會風靡長安。”

都是經歷過大起大落的老人家,其實都看得很開。

因喜歡打牌,眾人也都成了牌友,虞世南,歐陽詢,王珪幾人這秋天便一直在這裡,幾個老人家住在一起,閒了就打牌。

王珪低聲道“老朽想與陛下告辭。”

歐陽詢雖年邁,但也是老頭子中最灑脫的一個,他道“又要回伱的終南山了?你乾脆做個道士吧。”

一句笑談,惹得王珪老臉一黑。

虞世南與高士廉都笑了起來。

幾位老人家笑得正開懷,門外來了一個和尚,高林隨即去問詢來由。

片刻後,他走回來對在場的幾位老人家道“那位天竺和尚波頗,他要修建寺廟,想要請歐陽老先生去寫幾個字。”

歐陽詢正要打牌,撫須道“老朽與和尚無緣,不去了。”

高林點頭回話,那前來問話的和尚,也只好識趣離開。

高士廉嘆道“老朽家大外孫的東宮都多少年沒修了,他們和尚倒是富裕。”

夜裡,高士廉將今天幾個老人家說過的話語寫下來,讓高林送入了宮中。

東宮,李承乾正在看著李泰文學館的卷宗,括地誌的編撰還只是一個綱要。

送那波斯使者去文學館,可以做一個西域地圖的編撰。

舅舅便順手將李泰的括地誌的綱要送來了。

其實這件事也沒經過李泰允許,他現在正陪著父皇在驪山,其實舅舅讓人抄錄一份綱要也沒什麼,他是孤的舅舅,自然也是李泰的舅舅。

李泰的括地誌與以往兩漢時期的地誌綱要區別應該不大,如果能夠將地理中的氣候,水土,還有歷史沿革都記錄下來就更好了。

地理又是個很複雜的學科,其實絕大多數的自然學科都是很複雜的。

小福最近越來越胖,小臉圓嘟嘟,十二歲的年紀還有些懵懂。

她是東宮的廚子,所以大家覺得她這半年來越來越胖,多半是偷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