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彠咳嗽著走下馬車,作揖回禮。

跟在武士彠身後還有一個小丫頭,她從馬車中探出腦袋看著前方馬車還有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姑娘。

徐孝德擔憂道“應國公,不如一同回朝,孫神醫就在長安可以去看看病情。”

武士彠擺手道“老夫先去看望李神符將軍,等忙完了這些事再來長安相見。”

言罷,他又坐上了馬車,從這裡一路南下去了幷州。

徐孝德站在原地送別,失落地搖了搖頭。

因當年治理荊州,又在幷州結交,武士彠與李神符頗有交情,當年驍勇善戰的李神符在汾水迎戰突厥人,又在沙河痛打前來冒犯頡利可汗的騎兵。

與當年的宗室將領李神通他們一樣,為李唐征戰十餘年。

可時過境遷,如今身患重疾,李神符長年累月奔波也累壞了身體,現在只能賦閒養病。

武士彠是個重情義的人,他要去看望李神符也是人之常情。

徐孝德還是很擔心武士彠的身體狀況。

“爹爹。”

徐慧的話語聲從身後傳來,道“小武會來長安嗎?”

這丫頭說的小武,是她一路結伴而來的武士彠的次女。

兩個小姑娘一路上有個伴,徐孝德看了一眼長安城方向,收拾一番心情,道“會來的。”

一陣風吹過官道,給渭水河吹起一些漣漪。

東宮,李承乾一覺睡到了午時才醒,睡眼惺忪地開啟殿門,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站在殿外的寧兒。

她躬身道“殿下,可以用飯了,徐孝德已在崇文殿等著了。”

李承乾點著頭,一路走向前殿,弟弟妹妹正坐在一張長桌上用著飯,她們用飯的時候保持著安靜,這是東宮的規矩。

想說話就要放下碗筷,而且要將口中食物嚥下再開口,這都是東宮規矩。

其實與宮裡的禮儀差不多。

在宮裡絕大多數時候,管這些孩子的宮女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但在東宮更嚴格。

李承乾從前殿走過,一路走向崇文殿。

寧兒給了一旁的宮女眼神,當即就宮女拎著爐子去了崇文殿。

徐孝德就站在崇文殿前,見到太子來了,行禮道“殿下。”

李承乾徑直走入崇文殿內,坐下來打算先用飯,接過寧兒遞來的開水,喝了一口,道“回來就好。”

徐孝德作揖道“潼關北面的黃河水位下降,臣不得不留下來開闢官道,耽誤了兩月。”

“潼關是關中咽喉,地理位置何其重要,也是應該的。”

見到太子殿下能夠體諒,徐孝德也放鬆不少,他遞上一個包袱,“這是臣為太子殿下準備的。”

寧兒先是接過包袱,放在殿下面前。

開啟包袱入眼的是一堆幹卷的茶葉。

徐孝德又道“臣是江南東道人,自小認識茶葉,也能夠分辨茶葉,託江南故鄉人按照殿下的吩咐採摘之後進行了晾曬與炒制。”

李承乾拿起些許茶葉,放入碗中,而後倒入一碗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