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聞言就站在了一旁。

三兄弟站在朝堂的最前排,橫著一排,左手邊是滿朝的文武大臣,右手邊則是父皇要坐的皇位。

李承乾又看了一眼這個皇位,開始盤算何年何月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越早越好。

準確來說大唐一直很強,如此強大的王朝只顧內亂爭鬥,就太可惜了。

殿外傳來了鼓聲,不多時傳來一聲高喝,“陛下駕到!”

身穿天子袍服,頭戴天子冕旒的皇帝,大步走入太極殿。

群臣躬身低著頭手執笏板行禮。

直到這位大唐皇帝來到皇位邊,轉身一揮衣袖嚴肅坐下。

鴻臚寺卿李百藥上前,開始彙報這一次大朝會的各項事宜,以及各國使者的引見。

首先前來朝賀的第一位便是漠北薛延陀的真珠夷男可汗。

薛延陀是一支遊牧部落,地處東突厥的北面,除卻回鶻人,他們是一支不可小覷的遊牧力量。

而貞觀四年,大唐北征突厥前,李世民便封了這個夷男可汗為北漠大可汗,在大唐出征東突厥,突厥頡利可汗之時,此人帶著薛延陀在北面制衡突厥。

算是有功勞,一直以來以天可汗的盟友自居。

要是沒猜錯,此人多半是來和親的。

李承乾眼觀鼻,鼻觀心,低著頭只用自己的餘光觀察,在這太極殿如同一個木雕。

接著便是西域高昌使者,而後就是西域各個使者。

再往後便是吐蕃使者祿東贊。

以及一些南方的小國。

等眼前朝賀事宜了了,各國使者宣示完對大唐的敬意,以及如何如何崇拜天可汗。

李承乾也來了睏意,這也沒辦法天不亮就要起床,穿上礙手礙腳的衣冠,根本沒睡夠。

以往都是一覺睡到自然醒的,缺了這麼一兩個時辰的睡眠,有些不適應。

再看一旁的李恪,他也一樣,在此刻像是一個木雕。

倒是李泰一直聚精會神,目光毫不掩飾地向每個使者表露出笑意。

其實這大殿裡也有很多渾水摸魚的朝臣,李承乾的餘光就發現有幾個武將就這麼閉著眼站著,呼吸起伏很明顯,多半是站著睡著了。

在大殿中摸魚的人也挺多。

接下來,就說起了大唐自己的事,便是吐谷渾的戰事。

當年北征頡利可汗,從貞觀三年的冬天一直打到了貞觀四年的秋天,那一仗雖說贏了,可也讓大唐元氣大傷。

這一次稍稍有所恢復,眼下又要打仗了。

本來吧,吐谷渾一直都是中原的領土,可因當年隋煬帝所託非人,導致有人平定吐谷渾之後,就這麼在西面自立為王,甚至佔據了西海,河源各郡,幾次連河右也失去了。

到現在黃土高原西面,也就是關中與西域要衝之地,河西走廊至今還沒完整地拿回來。

武將中,牛進達站出朝班,朗聲道“陛下,只要五千兵馬,末將願為陛下掃平吐谷渾。”

聞言,時任侍中,也就是如今中書省二把手的魏徵也站出朝班,他朗聲道“陛下,關中休憩之時,此刻出兵糧草輜重如何調集?”

說來也是,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總要等到夏收之後再動兵,應該是等到關中收穫了第一茬糧食再動手為宜。

武將班子中,李大亮大步走出,他朗聲道“陛下,末將不用五千兵馬,給末將三百兵馬便可活捉吐谷渾可汗。”

話音剛落,滿朝臣子又開始議論了,大家都低著頭交頭接耳。

大殿內嗡嗡聲不斷,像是有無數只蚊子在殿內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