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3/4頁)
章節報錯
如果杜荷能夠擴大規模,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順的是地方官吏的阻撓。
所以說了解基層百姓工作的重要性永遠是排在首位的,是排在任何發展事業基礎的首要前提。
翌日,早朝結束之後,李承乾便接見了于志寧。
東宮兩位屬官平日裡很忙,于志寧這些天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難得見他來一次東宮。
這人對東宮儲君的事還是上心的,不然也不會因趙節的事百忙之中還要讓人帶奏章來勸說。
坐在崇文殿內,李承乾嘖舌道“許久沒見徐長史了。”
于志寧解釋道“徐長史說是要給殿下準備茶葉,就出了一趟遠門。”
李承乾搖頭嘆道“孤不過是讓他安排而已,不至於親自去。”
“給殿下的茶葉自然要精挑細選,他需要親自走一趟。”
“於詹事,往後這種事千萬不要做了,該買就買,不用開特例。”李承乾擺了擺衣袖,端坐著道“這樣吧,孤讓人送一些錢過去。”
“殿下,徐長史不會收的。”
“想必他一定會推辭,這也無妨,為回報他,孤可以讓他的女兒入國子監進學,與孤的弟弟妹妹們一起上課。”
于志寧欲言又止,殿下這一惦記,就從去年的冬天到了現在的春天。
至今還在打別人家女兒的主意。
李承乾又道“於詹事,有件事要你幫忙。”
“殿下請講。”
“杜荷家要在涇陽開設一個作坊,涇陽縣的縣丞一直攔著不答應,需要門下省給批文,他是孤的好友,不知能否請門下省給個方便,給涇陽批文。”
見於志寧神色犯難。
李承乾繼續道“放心,杜荷開設作坊不會做壞事,也一定會盡可能造福一地縣民,脫貧致富。”
“脫貧致富?”
“嗯,不好嗎?”
于志寧越來越想不懂這個太子心裡究竟在想什麼,再一想也不是什麼荒唐的事,抬眼一看天色也不早了,作揖道“下官這就走一趟門下省。”
“麻煩了。”
等人離開,李承乾捧著一卷書,一邊看著一邊走回東宮,這是李麗質所寫的生產關係閱讀總結,她將生產關係比作人際關係,而生產關係又決定了每個人在生產環節中的地位。
就像是皇帝與臣子比較,皇帝掌握著絕對高的生產工具所有制。
李麗質對文章的理解倒是不錯,可忽視了很多現實意義,也沒有結合當下的時代環境來論述。
太以偏概全了。
李承乾走入鬧騰的東宮前殿,穿過前殿又走向寢殿。
等了一天也沒見於志寧給回話,黃昏時分小福從立政殿回來的時候帶來一個訊息,說是于志寧在門下省與門下省侍御史褚遂良起了爭執。
於是,又過了三天,原本的涇陽縣丞被吏部的一紙公文調任去了洛陽。
而之後又有一紙公文,一個叫許敬宗的人成了新任的涇陽縣丞。
明知道這些事都是舅爺安排的,東宮百口莫辯,也不知道于志寧會不會多想,這會讓他覺得東宮最大的靠山就是許國公高士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