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太子游長安(第3/4頁)
章節報錯
用了午飯,休憩一個時辰之後,李承乾就要帶著弟弟妹妹去國子監上課。
她們下午的時光都會在國子監,盤算著往後給她們週末雙休。
可對太子來說沒有周末雙休,更不要說滿朝的文武,給皇帝打工,節假日基本上不休,加上偶爾朝堂開支困難,還會拖欠俸祿。
有時候會給一些祿米,或者是絲絹,分一些貢品,用來彌補一些俸祿上的虧欠。
好似每個王朝的初期都挺窮的。
東宮的卷宗很多是“東宮前任”在武德年間留下的,其中就有相關的論述,大唐收繳賦稅很困難,至今為止中原還有不少地方收不到賦稅。
今天的寧兒穿了一身黑色的男兒裝,看起來很颯。
李承乾道“寧兒姐這一身裝束很好看。”
聞言,寧兒還是一臉的嚴肅,低聲回道“這是殿下穿過的,有點顯小了。”
李承乾頷首道“是呀。”
“殿下很久沒有置辦新衣裳了。”
“是嗎?”
“嗯,奴婢已經向立政殿稟報了,說是今年入春皇后會安排人送來。”
“所以呀,有些條件上,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寧兒從來不會反駁殿下的話語,偶爾會提出一些言語上需要注意的意見,但從來不會頂撞。
帶著弟弟妹妹們出了承天門,將她們送入國子監上課。
李承乾站在課堂外,道“孤來這裡兩次了,都沒有見過這裡的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老夫子。”
寧兒回道“殿下要見,奴婢可以去通稟的。”
李承乾又是擺手道“你不用打擾他老人家,你陪著孤在長安城走走吧。”
“喏。”寧兒帶著柔和的笑容,跟在殿下身邊。
兩人走出國子監,國子監內的學子並不多,這個時辰大多數學子都在弘文館。
一般的學子很難找到老師教授,更多人都是兒時蒙學,識文解字之後便開始自學。
更好一些的在孩童,他們兒時會讀論語。
所以兒時能夠接受蒙學是一種篩選,能夠接受蒙學就已很不錯了,蒙學篩選之後,大多數人都是自學。
鮮有人能夠專門請個老師來指導,這又是一次篩選。
以至於在大唐其它村縣,能夠有一個會讀文章的人,就已經很不錯了。
換言之,就是大唐的教育事業進行的並不順利,即便是現在已經有紙張了,可紙張價格居高不下,書籍傳播並不廣。
而印刷效率低,又導致了讀書人之間的書籍傳播,大多數也都是靠手抄。
想要興科舉,又沒有足夠的生產力製造更多的紙張與印刷。
沒有足夠的紙張與書籍,又很難培養出足夠的讀書人。
這就陷入了一個矛盾。
李承乾不想繼續往下思量,想多了就忍不住想要罵人,想罵這個賊老天,這世上多少年才能出現一個造福蒼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