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偏心的父皇(第3/4頁)
章節報錯
聞言,李恪的神色一振作,大步走在前頭,好似一個將軍開路。
宮裡依舊是寒風陣陣,今日雖是晴朗天,卻也感覺到陽光的暖意。
興慶殿前站著不少侍衛,李恪快步到了殿前,“告訴父皇就說本王與皇兄到了。”
侍衛回道“兩位殿下入殿便好。”
見李恪目光看來,還有些進退兩難的意思,李承乾先邁步入殿。
殿內,李泰正在父皇面前大聲念著文章。
李承乾先是帶著李恪作揖行禮,而後自己就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李泰念得尚書的鹹有一德,念得聲音還顯稚嫩,倒是這氣度與作派十分端正。
坐在身側的李恪先不說,打量著李泰也就十四歲的年紀,長得挺胖,朗聲唸完又向父皇行禮。
還未等李世民開口,李承乾笑道“青雀飽讀詩書,孤卻耽誤了學業。”
在李世民的目光下,李泰回道“皇兄見笑了。”
李恪道“皇兄會耽誤學業,還不是因為……”
話語說到一半,意識到身側的皇兄拍了拍自己的後背,李恪這才住口不說了,感受到皇兄的信任與照顧,李恪心中還是很暖的。
其實太子為何會耽誤學業,他青雀自己不清楚嗎?
還不都是因為父皇的壓力,與對他青雀的偏心。
當然了,這些話要是真說出來,可就真的當場翻臉了。
李承乾對李泰報以笑容。
這讓原本要還嘴的李泰,心裡莫名有些不舒服,想發作又發作不起來。
兄弟三人一見面就火氣這麼大,李世民沉聲道“恪兒,你近來在軍中如何?”
李恪回道“兒臣跟隨李大亮將軍,在軍中學軍令。”
李世民點頭道“今日有些事情,朕要與你們說。”
言罷,讓一旁的內侍太監拿出旨意。
旨意念誦著,無非就是改封號,改封李泰為魏王,改封蜀王李恪為吳王,並且旨意上讓李泰與李恪也可以上朝聽政。
這道旨意唯獨沒有提及太子。
李恪的目光替皇兄覺得委屈。
李泰也是一臉的狐疑。
即便是太子殿下表現得再好,陛下總是厚待李泰,這種偏心幾乎是滿朝皆知。
本是提高位分的旨意,卻沒有提到太子,殿內的氣氛頓時怪異起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長樂公主的婚事被推遲,才會導致陛下對太子有偏見了?
三兄弟還沒走出興慶殿,這件事就經由殿內走出的太監,傳了出去。
李世民沉聲道“朕本來打算等伱們三人都戴冠賜字之後再改封號,如今正要大朝會,朕就想著不如早一年給你們。”
李泰與李恪齊齊行禮,“多謝父皇。”
侍衛快步而來,先是行禮,而後在陛下的耳邊說了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