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等暖風來(第2/4頁)
章節報錯
依舊是一堂一知半解的課,她們總是聽得一知半解的。
至於送去弘文館的文章沒人提及。
甘露殿內,李世民又在看東宮的文章了,近來陛下總是愛看太子所寫的文章。
當然了,在外人眼裡,陛下還是偏愛越王李泰的。
可當陛下獨處的時候,總是拿出東宮的文章翻來覆去地看,而這些文章陛下也不會拿出去給外人看。
甚至這已經是一個秘密,東宮的掌事將太子起居記錄下來,送到立政殿之後,皇后就會讓人將文章摘下來,交給陛下。
這一篇文章所講的是生產關係與生產工具。
都是一些很新奇的觀點,李世民訝異的是承乾竟然可以生產一事剖析得這般入骨。
李世民喝著茶水,皺眉看著一段話,“生產關係並不是簡單地確認一種財富事實,而是一把鑰匙,闡述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的邏輯性,從而使它成為一種武器,知識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力量,更可以是武器。”
從東宮送來的文章已有三篇了,李世民放下這篇,將身體的重量放在身後的軟墊上,而後揉著眉間。
“朕的兒子究竟想要做什麼?”
陛下就這麼低語了一句,而後將東宮送來的文章,收入一個木匣子中。
從第一次將文章給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看了之後,陛下就再也沒有將文章拿給外人看過。
關中到了一月中旬,總算有幾天晴朗。
長安城的人們也開始活躍了起來,各國使者開始紛紛在大唐的朝臣之間走動,近來坊間有傳聞,天可汗要向河西走廊出兵了。
有時李承乾還是會關心這些傳聞的,一邊打算讓東宮的生活質量更進一步,偶爾也會問詢外面的情形。
今天,東宮又來客人了,來人正是于志寧與徐孝德。
于志寧近來都在中書省忙碌著,他是一個身處權力中心的人,身為中書侍郎是直接參與朝中重大決定的。
而徐孝德,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天高士廉來過問的緣故,他老人家又去見了徐孝德一面。
今天,他竟然沒有帶著女兒一起來,還是他擔心我這個做太子的是不是打他女兒的主意,把徐慧藏家裡了?
走入崇文殿內,李承乾笑看著兩人道“兩位許久不見了。”
與他們兩人握手之後,李承乾坐下來,問道“近來可好。”
于志寧作揖道“近來都挺好的。”
徐孝德則是坐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安靜地坐著像個木雕。
“聽說近來大唐要出兵河西走廊了?”
于志寧道“朝中確實有議論,朝中幾位大將軍已對吐谷渾忍無可忍,吐谷渾作亂這麼多年,也該到了收拾的時候,眼看就要大朝會了,這些天朝野傳聞太多,可沒有一件是陛下親口答應的。”
李承乾點著頭。
于志寧接著道“現在朝野傳聞導致近來糧食都漲到了六錢一斗,都說要打仗了糧食也金貴了,在陛下沒有下旨之前,這些事都是謠言。”
“吐谷渾?那吐蕃最近如何?”李承乾低聲道“孤聽聞,吐蕃有個叫松贊干布的年輕人,很是有手段。”
“吐蕃?”于志寧道“吐蕃地廣人稀,土地貧瘠,眼前來看不足為懼。”
“嗯。”李承乾又應了一聲,再問現在大唐北面的局勢,隨後又說到了幾次想要與大唐和親的漠北薛延陀的真珠夷男可汗。
于志寧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朝中的事情只要過問一兩句,他總能將事情說得清楚。
以至於徐孝德一直說不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