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女徐慧(第3/4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道“剛剛經歷過陰山大戰,朝堂很難抽出人力物力,改變突厥人的習俗從而教化,至少現在時機未到,從而父皇與朝中大臣們選擇了一種更低成本,更高效的維穩國策。”
“但這也只能暫時解決眼下的問題,往後等實力足夠了,再看形勢來應對,所謂花小錢辦大事,往往是大家的不二選擇。”
聞言,于志寧訝異地看著這個還稚氣未脫的太子。
這般見地,直截了當說出了國策的要害之處。
不得不說,這位太子對國策的瞭解程度,甩了同齡人一大截。
這可比李泰那種小聰明高出不知多少。
再次審視太子,言語中淡然又不失風度,這種談吐沒有少年人的自大,反而多了幾分謙遜。
李承乾又問道“孤也不知道說的對不對,還望於侍郎指正。”
其實太子說得很對,甚至對的有些過頭了,于志寧連忙道“殿下往後還是少議國策為好。”
李承乾頷首道“也對,孤說多了,反而不好。”
徐孝德年過三十,撫著自己的山羊鬍低聲道“傳言東宮有一位高人曹先生,真有其人?”
李承乾點頭道“當然。”
徐孝德道“可否見一面?”
“呵呵呵……”李承乾輕笑著,強作鎮定,接過寧兒端來的一碗白開水,解釋道“其實曹先生是個脾性古怪的高人,他從不見外人,也不見外客,這是孤答應他的。”
徐孝德嘆息道“也罷。”
正當這時,有一個小太監快步走來,他站在崇文殿前,朗聲道“陛下有旨,明日太極殿設宴,請殿下屆時赴宴。”
于志寧道“朝中才休沐,陛下是想在休沐時設宴,宴請功臣。”
時辰也差不多了,李承乾起身與兩位告別,臨走前與他們握手告別。
太子的手有些冰涼,但能夠感覺到這種禮節上的熱忱。
兩人齊齊向太子行禮告別。
寧兒一直站在殿下身後,等人走遠了,她低聲道“恭賀殿下,今日結識了兩位良臣。”
李承乾揣著手,神色惆悵道“是不是良臣還不好說,孤真正需要的是與孤有著相同理念的臣子。”
寧兒又問道“若是這兩位與殿下的理念不合呢?”
李承乾腳步走向東宮,道“孤就培養幾個能夠與孤觀念一樣的臣子,可同時孤也要表現自己,讓他們知道孤是一個值得追隨的人。”
寧兒跟上殿下的腳步,現在的太子已經開始為自己爭取追隨者了,不意外地說太子現在的舉動都是在為自己爭取支持者。
李承乾淡淡道“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是錯的,孤更願意相信酒香也怕巷子深這句話,說什麼是金子總會發光,那不過是人們安撫孩子的不滿編造出來的話語罷了。”
寧兒的腳步依舊跟著太子殿下,這腳步還多了幾分堅定。
翌日,東宮又送出去三卷紅樓的後續故事,一直到王夫人怒逐金釧,金釧不堪受辱,投井身亡。
又像是這卷故事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長廣公主的所作所為讓坊間有了不少的議論。
太子殿下姑姑因為對東宮的不滿,而處處在散播對太子出爾反爾的言論,很快引起了朝臣的彈劾。
以至於李世民不得不處理這位公主。
李承乾得知這件事的時候,趙節已經被編入西軍戍守涼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