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老銀幣就是老銀幣。

“那麼我可以署這個所謂的指導作者的名號時間是多久?要知道我可是整個華西交大計算機通訊專業的臺柱子,而華西交大雖然在全國名聲不顯,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祂依然是一所熱門的211高校。”

趙毅農點了支菸,繼續慢悠悠的說道。

“何況我只要一個指導作者,事實上,我根本吧不相信你是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但是你既然敢拿著他這樣招搖過市,那麼肯定上下打點好了。小夥子,港道理,你比我狠,本科時代就敢這麼搞。”

趙毅農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尾。

方堃表示,像我這樣擁有系統的人怎麼可能幹出違法的事情呢?

“那就這樣決定了,我也不算佔你便宜,你本科學業時代所有有關電腦科學的研究都可以將指導作者署名我。”趙毅農彷彿自己勝券在握一般。

“我替你擋下爭端,也能收割一波學術聲望。”

“就怕成果多的來撐死你...”方堃小聲的說道。

不過擋箭牌已經找到了,問題自然迎面而解,至於趙教授,到時候您被同行質疑的時候,可一定要頂住啊。

————

【系統提示:您的成果{基於分散式計算的一種高效資料統計演算法的探究:綱領}已被定投至自適應最佳匹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EEE:逐漸發展的計算過程),並且系統已將您的成果自動列為最高優先順序。】

方堃感慨自己的系統功能實在是過於強大。

果然,自己按照系統提示登陸了{IEEE:逐漸發展的計算過程}官網只有自己知道的Author賬號之後,自己的論文狀態正在快速變化。

如果說從Manuscript Recived(投稿成功)狀態滾到With editor(審稿)狀態花費了15秒鐘是個驚喜的話,那麼接下來花了30秒鐘滾到Reviewers invited(編輯接受稿件,考慮邀請審稿人)就是驚悚了。

至於接下來Under review(審稿人接受審稿)的過程也被系統“貼心”的標記出了剩餘時間。

如此貼心的一條龍服務,著實讓方堃驚訝到了,雖然自己是一個學渣,第一次發表論文成功這個稀罕的事件也是令自己驚訝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驚訝則是源自於學長學姐們嘴裡那變態的論文發表難度。

自己擁有系統這波賺大了啊。

“哥也是擁有SCI論文的人了,可以膨脹一波了,誰在敢稱呼我方堃學渣,我砂鍋大的巴掌糊他臉上!”

方堃因為疲倦早早的睡著了,而寢室打完籃球回來的仨兄弟聽到方堃的夢話,不由的渾身戰慄。

臨時討論組內。

“老四的病。又深了。”來自龍熙。

“我們得幫幫他,不能看著兄弟墮入深淵啊!”來自劉逸。

“是!”月之謙。

“所以,怎麼辦呢?”龍熙。

“……”劉逸。

“……”月之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