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和珅篇完結(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旦陷於敵手,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乾隆皇帝氣急敗壞,急忙調派遼東、長春一帶的八旗兵,迅速馳援甘肅,嚴令他們一定要壓下準格爾人的囂張氣焰。
可不知道怎麼回事,或許滿清這邊出了叛徒,滿清八旗子弟進軍之時,突然遭遇準格爾蒙古人襲擊,幾萬大軍幾近全軍覆沒。
準格爾蒙古人藉此大勝之機,兵鋒直指東北、河北之地,同時盛京城內出現叛徒,部分的原蒙古騎兵與城外叛軍勾結,開了城門,放入準格爾城,盛京陷落。
朝野震動,乾隆皇帝差點氣死,同時一干八旗旗主聯合出手,對乾隆皇帝的表現發出質疑和挑釁,乾隆皇帝下面的皇位,也出現了不穩跡象。
局勢突然糜爛至此,乾隆皇帝焦頭爛額之際,再也不敢玩什麼帝王權術的把戲,他啟用南書房大臣阿桂為帥,和珅為副帥,率領一部八旗將士,還有漢軍,應對叛軍咄咄逼人的攻勢。
旨意下達之後,南書房大臣阿桂領兵第一線,而和珅坐鎮後方,指揮調動起來十來萬大軍的糧草,步步為營向準格爾發起反擊。
誰也沒料到,南書房大臣阿桂死於軍前,幸好,和珅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飛身衝來,接管了軍權。。
滿清官軍和準格爾蒙古騎兵們隔著軍線對峙,局勢就這麼詭異的平穩下來。
乾隆皇帝自然十分不滿,連番下旨呵斥和珅這邊,作戰不利,嚴令其必須再近期內取得進展,否則嚴懲罰不怠。
掌握了軍權的和珅,哪裡會將這樣微不足道的威脅放在心上,根本就沒理會乾隆皇帝的無要求。
有了軍隊的和珅,怎麼可能還會聽乾隆皇帝的話。
他這邊,依舊有條不紊訓練士卒,打造大炮、火槍,為滅掉準格爾蒙古人做好準備。
乾隆皇帝無奈又氣憤,既然調動不了和珅的這一路主力,只能調動其餘大軍攻擊準格爾蒙古人。
結果,準格爾蒙古騎兵們,大破幾路滿清旗軍,殺得人頭滾滾血漫江面,幾路一敗再敗損失慘重。
就在這時,和珅率領麾下大軍突然齊齊壓向準格爾蒙古騎兵,大敗準格爾蒙古騎兵。
遠在京城之中的乾隆皇帝在收到訊息之後,先是目瞪口呆了片刻,然後猛地站起身來,瞪著眼睛,向著兵部尚書王合損問道。
“你說什麼?和珅這廝擊敗了十五萬準格爾蒙古軍而且在勝利之後,繼續於當地徵兵?”
見乾隆皇帝的模樣,兵部尚書王合損苦笑了一聲,說道:“確實如此,按照和大人的說法,經此一戰之後,蒙古人雖說是敗了,但是,還是保有元氣,不可不防。“
”為了確保西北邊疆今後幾十年太平,和大人準備在當地徵兵,以擴充軍勢,徹底打殘準格爾國。”
“皇上,這可是一件很棘手的事啊!”
聽到兵部尚書王合損這麼說,乾隆皇帝的眉頭緊鎖,臉上陰晴不定。
看似打勝仗是件好事,但是,和珅的種種舉動,卻給乾隆皇帝,一種很不安的感覺。
乾隆皇帝是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不假,同樣極為也在意百年後史書工筆對自己的評價,然而,他更加在意自家的江山統治。
這份捷報的內容,固然是證據確鑿,鐵證如山,然而,讓乾隆皇帝無法接受的是,和珅竟然有脫離他控制的行動!
在乾隆皇帝眼中,和珅只是用來收刮銀子,吸引民怨的垃圾桶罷了。
和珅伺候自己好的話,自己在位的時候,就一直留著他…
等到日後,新帝登基之後,用以殺之立威的待宰肥豬。
但是,和珅有了這般赫赫戰功,有了軍權之後,豈不是就要脫離他的控制計劃。
這樣一來,乾隆皇帝如何還能利用和珅吸引怨氣,收刮銀子,下一任皇帝如何還能殺他立威?
最重要的是,和珅如今只不過是二十二三的年紀,但就已經是朝廷從一品大員,戶部尚書,廟堂裡的權臣之一了。
若是再讓他擁有了這般赫赫戰功,再插手了軍權,豈不是就要成為朝延第一權臣!
以和珅的年紀來推斷,不出意外的話,他今後至少還有四五十年的時間經營朝野,到時候這大明朝究竟是姓愛新覺羅,還是姓鈕鈷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