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珅翻看摺子的時候,乾隆皇帝這邊,壓制不住怒氣的說道。

“朕這邊,已然是下定了決心,這一次無論多麼困難,也一定要為母后,立下一座金塔,以盡朕的孝道!”

“自古以來,皇權與臣權爭鬥不斷,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朕的爺爺康熙皇帝,父親雍正都是如此,若是這一次朕被他們逼得低頭了,以後,還會有無數次…”

“日後朝延的這攤子事重情,就由不得朕獨斷乾坤了,所以說,這一次,朕一定要做成此事!”

“愛卿,你可要幫朕啊!“

”…,

聽到乾隆皇帝的這番話,和珅不由的一愣。

他本以為乾隆皇帝只是出於自身的面子,與眾多的大臣們慪氣,卻沒想到還有這一層考慮。

這乾隆皇帝,其治政的手段先暫且不說,單論帝王心術,果然與常人有所不同,走一步看三步。

能從一件小事上,連想到大事,這讓和珅不由得對乾隆皇帝高看了一眼。

不管乾隆皇帝是如何的好大喜功,至少,在這一點上,他作為帝王是合格的,帝王權術更是天下無雙。

這所謂的帝王權術,說穿了就是權謀。

這些當皇帝的人,為了保持自己“君心難測”的威嚴和神秘感,為了駕御群臣,都修練了帝王權術。

而乾隆皇帝在權謀方面,可是大家。

所以說,和珅這邊,一臉欽佩的點頭應和道:“皇上,說的很有道理,這次群臣聯合相逼,是以臣權在壓迫皇權。”

“現在這件事情,已經不僅僅是給太后祝壽了,咱們在這件事情上,是絕不能退讓一步的。”

和珅這邊,在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乾隆皇帝的臉色,也稍稍好看了一些。

乾清殿的大殿之上,氣氛陷入了沉默,乾隆皇帝與和珅大眼對小眼一眼,一言不發。

和珅這邊,腦子急速運轉,一炷香的時間之後,他已然想到解決的辦法。

甚至,和珅可以藉此機會,給領班軍機大臣,南書房眾臣之首的阿桂上眼藥!

只見,和珅皺著眉頭說道:“阿桂大人這一次,竟然也站出來,反對皇上?”

“怪不得文武百官們會如此的齊心,阿桂大人賢名滿天下,又做了十多年的首閣,由他帶頭反對的話,自然會,造成如此的局面。”

說話間,和珅偷偷的看向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卻沒有接話,甚至於整個人,面無表情,讓人看不出是怒是恨。

畢竟,阿桂的領班軍機大臣,南書房眾臣之首,都是乾隆皇帝自己給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乾隆皇帝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乾隆皇帝的默然,說明了乾隆皇帝此時的心思,絕對是五味雜陳,複雜的很。

和珅緊接著說道:“阿桂大人,不愧是上了太廟的閣老重臣,處處為天下百姓考慮,可惜的是,有一點,他錯了……”

“阿桂,他錯在了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