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晉商、徽商是商幫之首,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可是,誰又知道,陝西秦商,絲毫不比晉商、徽商差…

陝西商人,也就是秦商,是天下十大商幫,他們富甲天下,商行天下,商之有本者,大抵屬晉、徽、秦三者以…

晉商、徽商之所以名揚天下,其影響力,力壓各地商人,除了本身強之外,還在於會宣傳,熱於宣傳影響力的原因…

而陝西秦商,則鮮見於大眾視野,或者說特意保持低調,這也符合陝西人特點,低調而內斂。

與“匯通天下,利義相通,利先義後”的晉商,還有萬貨之利,坐而策之,百倍而回”的徽商相比,“厚重質直,忠義仁勇,才是”秦商精神。

依靠人硬、貨硬、脾氣硬的三硬,陝西秦商走出了拓草原、走東北、下雲南”,西新疆,東山東,東西南北通的商業貿易通道。

與晉商、徽商喜歡做生意不同,大部分陝西人經商,實數無奈之舉…

自從,唐朝之後,黃河改道,陝西省就多有天災人禍,造成百姓流離失所。

地震、水旱災害,加上極端氣候發生,莊稼收之甚少,所以說,很大一部分陝西人,他們也是無奈而經商。

但凡能吃飽喝足,老婆孩子熱炕頭,有誰願意背井離鄉,行商幾萬裡,賺那麼一點碎銀子…

古代的行商之路,可是艱辛異常,普通人吃不了這個苦…

陝西人就是能吃苦,肩扛腳走,才能把生意做到天下皆通,遍地都是陝西人…

曾幾何時,“八千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懶漢高唱秦腔,”成為不少人揶揄諷刺陝西人,不會做生意的經典語句,

一大批的人,認為陝西人的脾氣是“生冷蹭倔”。

可是,誰又知道,陝西人的悶聲發大財…

陝西人把東邊的好東西,販賣到西邊,把西邊的好東西販賣到東邊,把南邊的好東西販賣到北邊,把北邊的好東西販賣到南邊…

秦商們長途跋涉的,進行著跨地域的販運,把商號開遍了全國…

秦商的崛起,是由於秦始皇的一項政策。

秦始皇這位掃滅六國,統一海內,開創帝制,加強中央統治,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貨幣的千古一帝,在統一天下後,下令把天下的富豪,都遷徙到國城咸陽。

古代是重農抑商的朝代,當時天下的富豪們,雖然都很有錢,但是他們的地位,在明面上到底還是卑微的…

擁有巨量財富的富豪們,對於朝延很是敵視…

秦始皇這位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絕對不容許商人這樣的危脅,生活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危險他的帝國,於是就下令將他們遷徙到都城。

史書記載:“秦統一後,秦始皇“徙天下富豪於咸陽十二萬戶”,“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咸陽是秦國的國都,秦始皇立於皇宮,能夠觀察到咸陽人的一舉一動,不用擔心有人會謀害他的帝國。

當然了,秦始皇這麼做,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讓商人手中的資源,更好的為國家所用。

銀子這種東西,對於國家而言,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東西。

如果國家沒有足夠的銀子,即世人認可的流動資金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很快就會滅亡了。

雖說,充滿諷刺的是,做了這麼多準備的秦國,自始皇死後,二世而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