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弟弟和琳,還是一臉的不解,和珅幽幽的嘆了一口氣後,開口解釋道。

“到了,鄉試這一關,考過了,有了舉人的身份,便可以做官,自此徹底與白衣兩字無關了。”

“弟弟你說說,官.這個東西,跟普通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窮酸秀才,想要做官,可是很難的…”

“…………”

聽到這裡,和琳恍然大悟,徹底明白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還真是,應了那句話,讀書人的圈子,才是最髒的。

徹底給自己弟弟和琳洗了一番腦後,和珅便叫來了老管家和忠,讓他幫忙拿一些書籍來。

“…………”

老管家和忠是服待了兩代主子的管事,無論是能力,還是手段都很強。

而和珅、和琳兩兄弟帶過來的奴僕,也都是能人,一句命令吩咐下來,不過短短兩刻時間,他們便利用莊子現有的一間房屋,佈置出了一個小小學堂出來。

與此同時,一車車的兵本、儒書,以及必備的紙墨筆硯,都從莊外運了進來,作為兩兄弟的日常學習所需。

隨後,和珅又花了一筆銀子,將最近十年京城鄉試的考卷,給帶了回來。

有了這幾樣東西,鄉試什麼的,都是小意思。

說句實話,和珅都不用賄賂考官,單單鈕祜祿.和珅前面的鈕祜祿三個字,便足以讓考官正常對待他的考卷。

而只要考官正常對待他的考卷,和珅就有自信考過鄉試,獲得舉人的名頭。

“……………”

其實啊,不只是和珅,隨隨便一個秀才,都可以考過鄉試,成為高高在上的舉人老爺。

但是這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考官必須得公平公正,一視同人,必須要公平才可以。

然而,這“公平”,放在鄉試之中,卻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全.國參加鄉試的秀才,足足有三十幾萬,可是舉人的名額,卻只有兩三千人。

百分之一的錄取率啊……

一百個人,只要一個人,剩下的九十九全部淘汰…

如果真的按照真材實學,世家豪門的子弟,都被刷下來了,普通的秀才們,都做官了…

那這位主考官,也就算是死定了,被人五馬分屍就是輕的,最有可能的還是千刀萬刮…

在學堂中自學的和珅,在自學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學堂裡面的人氣,太過於冷清了…

畢竟,兩個人在這麼偌大的學堂裡面坐著,空蕩蕩的…

和珅想了一下,便吩咐老管家和忠,讓他和那些世代為奴的家生子說說,學堂招生了。

與此同時,莊子學堂招收年紀在十歲到十五歲學徒的訊息,如同狂風一般,在整個莊子裡面吹拂而過。

引起當年那些,隨著和珅、和琳兩兄弟一起離開和府,忠心耿耿的一眾僕從們,內部好一陣的軒然大波。

“…………”

跟隨而來和珅、和琳兩兄弟的家生子們,自然是願意緊跟自家小主人的腳步。

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是自家小孩跟兩位小主人培養感情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