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下板子可不輕,這些人直接在家裡趟了好幾天,這才緩了過來。

和珅可不是好脾氣的,誰來惹他,他一定會加倍還回去。

按照官場上的規矩,接下來,應該是常榮與和珅叔侄兩人,邀請同僚吃酒,民間俗稱赴宴拜別與文會講壇。

“…………”

赴宴拜別指的是,在某一處地方,設宴招待親友和同僚,以示升官的喜慶。

這種宴席,除了慶祝升官之外,還有以便擴大社交圈子和人脈關係的作用。

而文會講壇指的是,赴宴拜別之後,官員們會在酒樓之中舉辦文會,邀請文人雅士前來演講、賦詩、吟詩等,以顯示自己的文化素養與品位。

“…………”

而官場之所以形成這種風氣和規矩,完全是因為官場拉幫結派現象,比較嚴重。

朋黨之爭血腥異常,弄得朝廷一片烏煙瘴氣。

“…………”

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說,應該是常榮與和珅兩人一起宴請同僚。

不過鑑於二叔常榮那糟糕的人緣,和珅也沒看他笑話的想法與意思,直接表示就不和二叔常榮一起辦酒席,邀請同僚了…

他們叔侄兩人,各自選定酒樓,各自做席就是了。

“……………”

二叔常榮那頭怎麼樣,和珅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反正,和珅這邊是很熱鬧的,整個戶部衙門,除了值勤的官吏,基本上能來的人,全都來了遍。

雖說戶部尚書李立寶以及兩位戶部左右侍郎沒有來,但也是派人送上了賀禮。

和珅這邊之所以這麼熱鬧,除了他會做人之外,還因為他的未來不可估量。

誰要是在這時候,不給面子的話,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人家做了大官的時候,就會要他們好看…

這個,就叫秋後算賬。

升任戶部主事長後,和珅的地位高了,權力更大了,對戶部的職能和管理範圍,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戶部主管天下財政,田賦,關稅,厘金等等,都是戶部管理的。

因為天下的財物之事,全靠一個部門來負責,所以說戶部的事情極為繁重。

為了方便管理,戶部之下,按照各省各地分為了一個個的小部門。

而剛剛升官的和珅,則負責京城東西四城門的關卡賦稅事務。

其實,有一群六品、七品小弟的和珅,根本就不忙,要管的事情也不算太多。

算盤計賬法,經過一千多年的完善,已經達到近乎於完美了。

“…………”

算盤計賬法即珠心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等運算的古代計算方法。

使用珠算式心算者,最強之人,可以達到堪比計算器的程度,往往只要聽到題目報數,或自己看到計算題型,算者即能將答數脫口而出,或立即寫出。

就算,和珅是魔祖的分魂,有神魂之能,可以作弊,比會使用珠算式心算者,強也強不了多少。

在自己的這個小部門,混了大半天,混到下班的和珅,在手下官員們的邀請之下,來到一處酒樓裡面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