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帝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宴會期間,陳天朗再次和魏氏兄弟談及了未來社會的變化,食品工業的多元化,汽車工業的崛起,以及未來臺灣經濟的疲軟和大陸引導世界的前景。
魏氏兄弟對於前面還可以虛心接受,可是當聽說臺灣經濟疲軟,大陸經濟引領世界的時候,他們只當是聽笑話。
和很多臺商港商一樣,雖然他們投資內地,在內地開廠辦公司,可是打心眼裡他們還是瞧不起內地人,瞧不上內地經濟的。
要知道如今大陸的GDP才是臺灣的3倍,而大陸的面積卻是臺灣的幾十倍。這讓魏氏兄弟怎麼相信未來大陸經濟會引領世界?能讓大陸人自己過上溫飽日子,有電視看,有泡麵吃已經不錯了。
所以對於陳天朗“神一樣的推測”,他們只是付之一笑。
……
魏氏兄弟也算是很守信諾的人,在陳天朗簽訂了“明珠包裝廠”,“明珠食品廠”,以及“明珠飲料廠”的轉讓協議以後,130萬的匯款就悉數到賬。
自此,陳天朗在天津圈錢的計劃全部完成,於是他就買好了機票,帶領著手下朝著真正的全國性的戰場山東,飛去。
……
自古山東出好漢。
武松,林沖,還有魯智深!
《水滸傳》一百單八將已經說明了其中的問題。何況未來98年版本的央視《水滸》更是唱出了“大河向東流,風風火火闖九州”的口號。
可惜,現在是1993年,不是1998年。
眼前的山東雖然英雄好漢輩出,卻還沒有一個能夠站在全國前列,成為當之無愧企業中的真正好漢。
作為山東的省會,濟南並不繁榮,能在路上看到的摩托車和汽車也不是太多,和天津比起來,這裡似乎更加偏僻一點,可正是這個地方,正在崛起一頭保健品巨人。
如果沒有陳天朗的出現,按照歷史軌跡,1994年8月,當吳炳新、吳思偉父子在山東濟南祭起“三株口服液“大旗的時候,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已經進入到了退潮期。在此前的七八年間,太陽神、娃哈哈、中華鱉精以及各種花粉、蜂蜜口服液構成了第一輪保健品銷售浪潮。然後,“樂百氏“的生命核能、“巨人“的腦黃金以及東北的瀋陽飛龍等也已經品味到了從鼎盛到衰落的跌宕。
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株來了。在廣告策略上,三株從來不吝嗇廣告的投放,與眾不同的是它採用一種更為巧妙的組合。它在中央電視臺及一些中心城市電視臺購買了大量的非黃金時間的廣告段位,用以播發拍得並不精美卻充滿了語言誘惑的三株系列形象片。其中最突出的一個主題便是,“三株爭當中國第一納稅人“和振興民族工業。
在廣告傳達上,三株也極為大膽和富有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讓專家說話,請患者見證“的道路。三株首創了專家義診的行銷模式。在中心城市,每到週末,三株就會聘用一些醫院的醫生走上街頭開展義診活動,而其主旨則依然是推銷三株口服液。到後期,三株更把這股義診風颳到了鄉鎮、農村。據不完全的統計,三株每年在全國各地起碼要舉辦上萬場這樣的義診諮詢活動。株在農村的廣告
崇拜毛偉人“農村包圍城市“思想的吳炳新顯然更具戰略家的能力,他利用中國低廉的人力成本優勢,開展人海戰略,聘用了數以十萬計的大學生充實到縣級、鄉鎮級的辦事處和宣傳站。同時,他還創造了一種“無成本廣告模式“,即發給每個宣傳站和村級宣傳員一桶顏料和數張三株口服液的廣告模板,要求他們把“三株口服液“刷在鄉村每一個可以刷字的土牆、電線杆、道路護欄、牲口欄圈和茅廁上。以至於當時每一個來到鄉村的人都會十分吃驚地發現,在中國大地的每一個有人煙的角落,都幾乎可以看到三株的牆體廣告。
吳炳新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來自三株的統計資料看,到1996年底,農村市場的銷售額已經佔到了三株總銷售額的60%,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營銷業績。在兩年前,三株公司的銷售額為1億元,第二年達到了20億元,在農村市場獲得巨大成功的1996年,三株銷售額一躍而達到了巔峰的80億元。
以區區30萬元,在短短三五年之內,便開創了資產達40多億元的三株“帝國“基業,吳氏父子無疑有著超出一般企業家的抱負和理想,他們也是國內最早提出要把企業辦成百年老店的企業家之一。
現在,陳天朗來了,他所攜帶的不是區區30萬元,而是30萬的20倍,600萬元!
那麼他又能開創出一個怎樣的三株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