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瑜只告訴里正叔:“我如今有錢,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這錢我掏了。”

免得以後他們有閒話。

里正叔略一思忖,點頭答應下來,感慨道:“要不怎麼說該你賺大錢呢!瞧瞧這份心胸!總想著為村裡人打算。”

沈清瑜汗顏:“您太客氣了。”

紅薯粉工坊這才開始做事幾天啊,就出了一車貨,含淚賺了幾十兩輕鬆銀子。

照這樣下去,修一個青磚大瓦房的三進四合院都綽綽有餘!

更何況咱這個還不是單純的做公益,還收費的呢!

不過這話就跟里正說不著了。

里正叔高高興興離開。

他要和族老商量找誰去收沈玉松家的紅薯。

還要想想該找誰去修私塾的房子。

村裡的壯勞力都進了紅薯粉工坊做事了,如今都是計件工資,大家都卯足了勁做事,做得好了,一天能有一百來文工錢呢!

哪裡還看得上一天幾十文錢的泥水匠?

身為人事總管,里正叔最近隱隱覺得:沈家村的族人們不太夠用的樣子……

沈清瑜迴轉過來,去找薛居正。

“薛老,村裡有孩子要讀私塾,他們算了算,目前有十來個。到時候您教一下行不行?”

薛居正嘿嘿一笑:“之前齊小子來說過,我答應了。反正吃飯我還是要來你家吃的。”

沈清瑜笑起來:“那肯定管吃飽吃好!”

於是沈清瑜就帶著薛居正去大樟樹那兒看。

看到亭亭如傘蓋的老樟樹,還有樹下偌大的平整空地,薛居正先就喜歡上了。

他指了指靠山邊的地方:“那私塾就修這兒?”

沈清瑜笑了起來:“您說的是,我也是想修這裡呢。”

“孩子們讀書累了,出來正好能在空地上跑跑跳跳的,夏天可以在樹底下。那麼大的空地,蹴鞠什麼的也都挺好。”

就跟學校操場一樣的功能。

沈清瑜想將私塾放這,還有一個想法。

以後若是孩子們多了,別的村也有孩子想來的時候,私塾放在村口,也方便別的村的孩子一起來。

到時候孩子們來來往往的,也不必非要經過村裡,只到村口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