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會有女眷來此地見他?

“小的不認得,只說是大人的舊識。”

舊識……

明御史便懷著疑惑起身,行出了書房。

來人就等在院中。

明御史意外不已。

他近到二人面前,施禮道:“太后娘娘,皇——皇后娘娘。”

他當下也只能照舊這麼稱呼著。

“效之,你我二人倒許久未見了。”太后望著他,笑意慈和。

這聲“效之”叫明御史有些恍惚。

他也算是在太后娘娘面前長大的……

所以,太后也是特意勸他來了嗎?

他的語氣很恭敬:“是許久未見了,不知娘娘近來身體可好?”

太后笑著輕一頷首:“好著呢,在這臨元城中一切都好。”

說著,視線落在面前晚輩的頭頂上一瞬,不禁在心底微微嘆了口氣,她是很好,這孩子看起來可不怎麼好。

想必沒少操心啊。

“今日寒涼,娘娘請去堂內說話吧。”明御史抬手相請。

“不必了,就是來看一看你,沒什麼要緊事。”太后說著,看向院中那棵光禿禿的棗樹,笑著道:“當年平洲舊宅裡,也有這樣一棵棗樹……”

明效之循著她的視線看去:“是。”

他也記得。

“那顆棗樹上的結的棗子啊,又脆又甜……一棵樹掛得密密麻麻,將樹枝都給墜彎了。”太后回憶著舊事,面上笑意愈濃:“定寧幼時最喜歡爬到那樹上去摘棗子,她在樹上摘了往下扔,你便兜起衣角在下面接著……”

明御史不禁也露出淡淡笑意。

太后又道:“我記得有一回,定寧腳下打滑從樹上摔了下來,你就這麼硬是接住了她,將自個兒墊在她身下,她連一塊皮都沒蹭著,你卻摔斷了一隻手……之後可是養了好些日子呢。”

吳景盈在一旁有些不解。

娘娘不是勸人來了麼,怎淨提長公主幼時之事?

太后說著,笑著喟嘆了一聲:“那時我便悄悄同先皇說,隔壁明家的小公子待定寧真不錯,待二人大些,若是情投意合,說不定還能結個親家呢!”

吳景盈微微睜大了眼睛——還有這淵源?且這也是能拿來說的?

明御史也愣住了。

旋即,反應過來之後,竟是微微紅了臉。

“誰知世事弄人……定寧那丫頭又是個死活不開竅的。”太后感嘆道:“加上後來所遇非人,就這麼白白蹉跎了……”

說到此處,再看向明御史,眼神裡多了幾分隱晦的希冀:“不過這人活一世啊,還是要往前看的,肯往前看,便什麼都不晚。”

明御史心口處一陣狂跳。

是……是他想得那個意思嗎?

他這一把年紀了,也從未敢多想過什麼,只要她好就好……

又聽太后笑著道:“話說回來,定寧這孩子,雖是偶爾胡鬧了些,但有一點好,肯聽人勸,尤其是肯聽哀家的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