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知府大人,稟欽差大人,方才許家軍中遣了使者來送信,說是許將軍邀欽差大人前往臨元城,共商議和之事!”

“什麼!”明效之自案後起身,大為意外。

許家軍答應議和了?!

祁城知府也大吃一驚。

“快,將信給我!”明效之急忙道。

那士兵將信呈到他面前,他接過,連忙開啟來看。

“這的確是許將軍的親筆……!”

邀他前去臨元,當面細商議和之事!

“這……二位大人,此事分明透著蹊蹺啊!”祁城知府身側的幕僚說道:“當初許家軍初入臨元,局面莫測之下尚且不願議和,當下……當下燕王和吳家多戰告捷,局勢對許家軍有利無害,怎反倒突然答應了議和的提議?這其中只怕是有詐!”

有詐?

祁城知府皺眉思索著。

怪了是怪了些,只是若說有詐,可詐得是什麼呢?

總不能是藉此名目,刻意誆明御史前去?

可……

圖什麼呢?

祁城知府暗暗打量著這位御史大人。

總不能是圖他說話衝,圖他頭上禿?

明御史道:“這信上並未提其它要求,只是邀我前去議和,看不出有何異樣之處。”

若說是誆他前去為人質,似乎也說不通——他雖是欽差,卻沒什麼分量可言,拿他做人質,不外乎是浪費糧食罷了,還真能指望皇上會為了他而讓步?這不做夢呢嗎?

且當初小皇子的身份沒被戳破時,許家軍都不屑拿來提條件做交換,此時就更不可能看得上區區一個他了。

總而言之……

此事雖多少有些不對勁,但最壞的結果不外乎是他在臨元城出點什麼差池,而這於他而言根本不足為懼。

且做人總是要有點夢想的。

萬一許家軍暗中和燕王談崩了,想回頭了呢?

明御史懷著滿腔希冀,不顧祁城知府的勸說,於翌日一早帶上一行十餘人,就此前往了臨元城。

路上一切順利。

被迎入臨元城後,也未見異樣。

不,還是有“異樣”的——

明御史坐在馬車中,打起車簾看向街邊店鋪商販與往來百姓,心底有些觸動。

如今這世道,怕也只有臨元城中還能有此安定熱鬧景象了……

馬車在臨元府衙外停下。

“我家將軍恭候多時了。”一名士兵將人請進衙內,直接將人帶去了後書房。

一路走來,明御史深覺這議和的儀式感嚴重不足。

尤其是書房裡只坐著許將軍——

哦,還有他的孫女,那小姑娘此時正坐在書案後悠哉寫著什麼東西呢。

這哪裡有半分議和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