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的語氣並不重,字字句句落下,卻彷彿透著沉甸甸的分量。

“吳老太爺所謀,皆是為了後輩名聲著想,這番苦心燕王殿下清楚,吳世孫也明白。然世間諸事,本就甚少能有兩全之策,所謂精心謀劃,若時機把握不當,或是一全都難求了——所圖太滿,便多了顧忌與束縛。時局之艱,以全力相搏尚無十足勝算,若再有諸多侷限來自縛手腳,這所謂兩全,豈不反倒成了最大的妨礙?”

這位老爺子從始至終都想叫燕王父子得一個名正言順,殊不知這想法一旦成了執念,便是一把利刃,刀尖朝向自身卻不自知。

聽著女孩子此番所言,定南王並未說話,亦看不出喜怒。

許明意繼而說道:“反之,若您肯暫時放下這份執念,卻說不定日後自會有柳暗花明,峰迴路轉之時——”

定南王眼神微動。

小姑娘這話並不像是隨口之言……

“不知吳世孫是否同您提起過先皇當年觸犯舊疾病逝之事,實則另有內情在?”

定南王面色微變:“不曾——”

先皇之死另有內情?

此事懷疑之人自是不在少數,他也不例外,但關鍵在於,他聽出了小姑娘竟是肯定的語氣……

“此事我與吳世孫亦是剛得知不久——”許明意遂將從喬必應口中得知先皇之死的諸多可疑之處,以及從紀修處得到了印證,及與紀修之間的交易大致說了一遍。

“晚輩與紀尚書已有約定,只待夏廷貞一死,他便會將當年真相全盤托出。”

紀修……

定南王問:“紀修何以非要於此時置夏廷貞於死地?”

他聽著只覺蹊蹺內情頗多,如此大事,紀修豈會這般輕易答應?其中莫不是有詐。

老人思緒謹慎清醒,許明意便也不能圖省事了,便道:“紀修二子當年並非死於敵軍手中,而是喪生於皇帝算計燕王殿下的陰謀中,之後皇帝與夏廷貞又利用此事挑撥利用紀修,不久前,燕王殿下入京,紀修私下見到了昔日家僕,已知曉了全部真相——”

定南王適才瞭然。

原來如此。

如此一來,紀修恨不能夏廷貞死,不肯再顧忌皇帝,便說得通了。

可是——

“你們又怎知替他除去夏廷貞後,他便一定會允諾?”有了前面那一問的答案,此時再問這一句,定南王心中已無疑慮,更多的只是好奇了。

好奇這個小姑娘究竟是如何安排的整件事,所謂交易,有一個前提,那便是須有足夠的把握可以控制住對方,不給對方留有反悔的餘地。

否則,對方一旦佔據了主動,這交易便極容易賠本了。

“紀修有一獨女,晚輩答應了無論如何都會護其周全。”

定南王眼中閃過一絲極淡近無的笑意,微一點頭。

除了先皇之死的真相外,這整件事情不算是多麼大的一件事情,也談不上高明到無可挑剔。

但從中他看到的是希望。

這些孩子們,不知何時已經在獨當一面了……

從發現喬必應活著,再到將其帶出宮,這其中有他吳家女兒的功勞,有兩個孩子的功勞。

再有這抽絲剝繭,一步步有條不紊地謀劃到現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