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問起法正說了什麼,楊儀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對他說道:“丞相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疑惑的打量著楊儀,諸葛亮起身穿衣。

衛士正打算上前,楊儀示意他們退下。

親自上前幫著諸葛亮穿衣,楊儀說道:“法正把戰船一字排開,戰船與戰船之間有著很寬的間隙。我琢磨著,如果火攻,估計是不可能給敵方造成太多的損傷。”

“戰船一字排開?”諸葛亮愣了一下,衣服穿好以後,也顧不得洗漱,帶著楊儀往江岸邊上去了。

來到江岸邊上,他往對岸一看,頓時皺起了眉頭。

原本凌亂停靠的魏軍戰船,如今整整齊齊一字擺開。

戰船與戰船之間,有著兩艘船寬度的間隙。

楊儀分析的確實沒錯,這麼寬的間隙,放火燒船,根本不可能給對方造成任何的損傷。

“沒想到法正應對的這麼快。”諸葛亮說道:“我算到會有東南風,卻沒算到他會把戰船分開排列。”

“丞相,怎麼辦?”楊儀問道:“難道火攻不用了?”

諸葛亮沒有吭聲,眺望遠處,看明白法正紮營的佈局,他很清楚,火攻根本不可能再有用處。

星星點點的營地佈局,即便著火,也不可能對魏軍造成太多的損害。

要想把魏軍營地整個點燃,少說也得千餘人一同下手。

派出千人去放火燒敵軍的軍營?

想想也不可能。

江面上,成排的小舸來回遊走,看到這一幕,諸葛亮的臉色更加難看。

楊儀說道:“丞相,如果火攻不成,我們能不能另外再想法子?”

“什麼法子?”諸葛亮問道。

“不能火攻,我們就選一些水性好的將士,趁著夜晚潛到敵軍戰船下面。”楊儀說道:“只要在他們的戰船上開幾個窟窿,我還不信不會沉下去。”

“在敵軍戰船下面開窟窿?”諸葛亮苦笑搖頭:“虧你想得到這個主意。”

楊儀錯愕的看著他:“丞相認為這個法子不妥?”

“不是不妥。”諸葛亮說道:“要是我們遇見的是別人,開窟窿或許還有可能,然而遇見的卻是法正。你想到這個法子的時候,他早就做好了準備。”

指著江面上來回遊走的小舸,諸葛亮說道:“江面有小舸遊走,下面必定是一張張大網。無論我們派去多少人,還沒到敵方大船,就會被大網給兜住,除非將士們能潛到比大網更深的地方。”

“那就讓他們潛到比大網更深的地方。”楊儀說道:“總不能這樣乾等著?”

“小舸帶著大網,先不說將士們能不能潛到那麼深,萬一地方戰船附近還有大網,我們有多少水性好的將士往裡填?”諸葛亮搖頭:“這個法子絕對不行!”

諸葛亮分析了楊儀計策的不可能,楊儀也就不再多說。

鎖著眉頭看向對岸,他向諸葛亮問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該怎麼辦才好?”

“還是火攻。”諸葛亮說道:“只不過多耗費些心力,動員整個戎城船隻,我還不信不能給他們燒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