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韓家和馬家在西涼淡出,徹裡吉就一直致力於建立一個羌人的國度。

可他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領袖。

羌人的西涼國雖然是建立了起來,他卻始終沒能把所有定居在西涼的羌人凝聚在一起,反倒是馬超回了西涼,很多羌人願意投到他的帳下。

認為羌人不願追隨自己是因為馬超回來的不是時候,徹裡吉當然記恨。

他令丞相雅丹和元帥越吉點了十萬萬羌人大軍,準備討伐馬超。

徹裡吉才有動作,大軍還沒出發,就有羌人暗中報告給了馬超。

得到羌人暗中的報告,馬超又把賈詡等人召集到了一起。

把事情經過給賈詡等人說了,馬超問道:“徹裡吉要出兵討伐我們,要不要迎頭給予痛擊,讓他也知道有些人是他不能招惹的?”

“他當然招惹不起孟起將軍。”賈詡回道:“不過我從這件事裡還看出了其他的一些什麼。”

“不知文和看出了什麼?”馬超問道。

“徹裡吉是不是羌人?”賈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向馬超問了一句。

馬超回道:“他當然是羌人,要不怎麼能在這些年裡聚集了那麼多的羌人部眾?”

“既然他是羌人,而且他的西涼國又是羌人立國,按道理說,西涼的羌人都應該支援他才是。”賈詡說道:“可他才要出兵,居然就有羌人暗中向孟起將軍通風報信,由此可見,徹裡吉在西涼並不得人心。”

“這些我們早就已經知道。”馬超回道:“先前不是還有羌人部族聯絡我們,要與我們一同對付徹裡吉?”

“早先雖然有羌人這麼說,可一直都是我們在保護著他們。”賈詡微微笑著,對馬超說道:“如今徹裡吉還沒有用兵,就有人向我們報訊,可見他在羌人之中名聲已是臭了。既然知道他將起兵十五萬攻打我們,我們也就可以先做部署,在半道伏擊。只要這一戰勝了,以後西涼更是不可能再有人理會徹裡吉。”

賈詡接著說道:“說不準後面的戰事,根本不用將軍煩心,只是西涼人就把徹裡吉給滅了。”

盯著賈詡看了好一會,馬超最後點了點頭說道:“還是賈公把事情看的通透。只不過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伏擊徹裡吉,又如何把他派來的十五萬大軍全都給滅了?”

“請將軍取地圖來。”賈詡對馬超說道:“徹裡吉出兵討伐扶風,我們正可利用地形截殺。只不過想要讓他們進入圈套,還得有個誘餌才成。”

馬超向站在側面的一名衛士吩咐:“去取地圖。”

他隨後又問賈詡:“敢問文和,要怎樣誘敵深入,在哪裡截殺徹裡吉的大軍,才是最穩妥的?”

“西涼一帶地勢平坦,很少有可利用的峽谷山川。”賈詡回道:“敵軍來的路上,也必定是一路坦途,可以一眼望見我軍前去迎擊的兵馬。”

扭頭看向趙雲,賈詡向他問道:“趙將軍,要是隻給你三千兵馬,你有沒有把握引敵軍尾隨在你們身後?”

“只是誘敵?”趙雲問了一句。

“只是誘敵。”賈詡回道:“將軍只要激怒敵方主將,要他領軍隨後追趕,就算是立下了大功。”

“僅僅只是誘敵也太容易。”趙雲說道:“不用三千,給我一千人馬,我就可以讓他們尾隨身後,又拿我沒有半點辦法。”

“人馬多少並不在看在將軍能耐。”賈詡回道:“倘若是要斬殺敵軍主將,我覺著只要給趙將軍兩百人馬已是足夠,然而這一次,將軍是要引誘著他們追趕。去的人馬太少,羌人要是覺著沒什麼意思,豈不是會壞了大事?”

趙雲點頭:“還是賈公想的周到,是我太唐突了。”

問過了趙雲,賈詡又看向關羽和張飛:“兩位將軍從側翼發起進攻,能不能保證敵軍亂起?”

“賈公什麼意思?”關羽問道:”要讓敵軍亂到什麼程度?

“倒也不用亂的怎樣。”賈詡說道:“只要能讓他們收尾難顧,被攔腰截斷也就是了。”

“像這樣的小事我兄弟二人要是也辦不到,以往帶兵可都瞎胡鬧了。”張飛說道:“賈公只管說,我倆要怎麼做也就是了。”

“敵軍尾隨子龍將軍,孟起將軍會領著大軍在前方迎戰。”賈詡說道:“雙方對峙的時候,兩位將軍就要率領將士們出擊,把他們切成兩截。孟起將軍和子龍將軍再從正面出擊,必定可以使得敵軍大亂。”

眾人聽著只是點頭,馬超正打算問一些細節,賈詡又說道:“不過這一戰致勝的緊要之處卻並不是在我們,馬將軍還得用一用你在西涼的威望。”

“用我在西涼的威望?”馬超問道:“文和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