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曹恆出關討伐過匈奴人,親眼見證過他的本事,張苞當然相信他所說的話。

曹恆做了解釋,張苞應道:“太子說的是,我是思量的還不周全。”

“能夠想到這些,已經是不容易了。”曹恆微微一笑,對張苞說道:“你能把可能出現的狀況說出來,也是用了心思,對此我也是比較滿意。”

“沒讓太子失望就好。”張苞隨即應了一句。

進城的時候,魯肅曾對曹恆說過,得到曹鑠的允准,派人來他家中告知。

所以曹恆才沒有去官府找他,而是直接來到了他的住處。

回到家中,魯肅一直在等著曹恆。

他本以為送來回復的應該是曹恆派的人,沒想到等到的卻是他本人。

迎到家門口,魯肅向下馬走過來的曹恆躬身一禮:“太子明天還要啟程前往黃河,不早些回府中準備路上所需,怎麼還親自來到寒舍?”

“建造兵城可不是件小事。”曹恆說道:“父皇是答應了,可我還有一些事情要交代魯公。”

“請太子明示。”魯肅當即回應。

曹恆說道:“向父皇稟報之前,我還尋思了一遍該如何建造兵城。我覺著應該把兵城中的軍營與城區完全劃分開。軍營與城區之間拉起城牆,任何人進出軍營,都要從城內的內城門經過。這樣一來,百姓無法進入軍營,將士們在軍營裡操練,也不會被外人看到。”

“太子說的有禮。”魯肅回道:“照著這樣一來,將士們在軍營裡操練,確實是不會被無關的人看見具體程序。不說兵城內不可能混入敵方探子,即便混了進去,也絕對沒法子探查明白我軍的練兵精髓。”

“就是這個道理。”曹恆說道:“父皇令蓬萊製造步槍,等到步槍送來長安,將士們分發了新式軍械,必定會引來世人矚目。但凡訊息靈通些的異族,得知這一情況,多半都會派人來到長安打探。就像魯公說的那樣,兵城建成以後,他們派來的探子幾乎不可能進入外城,即便他們進了外城,軍營也不是他們隨意可以進出的。”

“還有。”曹恆接著對魯肅說道:“將士人數太多,將來說不準有更多的人進入軍營,所以軍營佔地要與外城相等,絕不能比外城小。”

“要是軍營和外城佔地相等,兵城的規模可是不小。”魯肅說道:“算起來,兵城居民和駐紮在其中的將士共計應有過百萬。”

“我也知道整個大魏並沒有多少人口。”曹恆說道:“兵城一旦建成,來到這裡的人數必定不少。不過兵城有個好處,但凡有將士年老還鄉,他的家眷也會跟著一同回去。為了照應將士日常起居,他們的家眷也不可能全都來到這裡,總會挑選相對年輕和博得他們歡心的。這樣一來,兵城人口也算是能控制的住。”

“太子的意思我都明白。”魯肅應道:“晚些時候我會做好規劃,與太子設想貼近,再召集工匠興建兵城。”

“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曹恆對魯肅說道:“父皇要你在做好規劃以後,把興建兵城所需耗費的預算給他送去。”

提起預算,魯肅臉上露出一些尷尬。

他對曹恆說道:“先前太子只是說建造兵營,到了城外才決定把兵營改為駐紮大軍的城池。建造城池和興建兵營的投入想差絕對不是一星半點……”

“我當然知道,父皇也很清楚。”曹恆回道:“父皇既然已經允准,他就沒有反悔的道理。只不過建造的時候,還是得多考慮一些成本才好,可不能讓父皇認為我們是拿著大魏的錢財不當錢用。”

“太子的意思我明白。”魯肅問道:“是不是一樁樁一件件都要列的清楚明白,讓陛下了解建造兵城具體需要多少?”

“那是當然。”曹恆說道:“我們弄的清楚明白了,等到城池建造起來,父皇看著和預算想差不多,反倒容易接受。倘若我們早期有所隱瞞,等到完工再向父皇報出耗費,與預期想差巨大,才真的會讓父皇覺著我們不會辦事。”

“我明白了。”魯肅回道:“等到佈局做成,我會讓工匠核算耗費,然後報給陛下。”

“等到魯公做完這些,我應該也快從黃河回來了。”曹恆說道:“到那時我與魯公一同見證兵城興建!”

曹恆來到魯肅家中,把該交代的都給交代清楚,才在張苞的陪同下返回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