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黃舞蝶看了好一會,曹恆說道:“以往我只知道夫人聰慧,沒想到朝堂之上的事情,你居然也懂得這麼多。”

“其實夫君根本不用擔心太多,諸葛孔明入夜來訪,必定是有緣由。”黃舞蝶說道:“要是他之前見過陛下再來太子府,那就是陛下把他推到夫君的太子黨羽翼之下。”

“他肯定是見過父皇,所以才會來見我。”曹恆說道:“父皇的做法,其實我有時很難理解。在我所知的歷朝歷代君主中,雖然有寵愛太子的,卻從沒有像父皇這樣,把很多重要事務全都推給太子,而且還一力扶持太子黨的皇帝。外人不知,還都以為我在招攬黨羽,誰又明白,其實所謂的太子黨,就是父皇一手促成。”

“所以夫君只管遵循陛下的意思辦事,其他的根本不用考慮。”黃舞蝶說道:“陛下是要夫君在還沒有接管大魏之前,先懂得怎樣駕馭天下。如今陛下正值壯年,夫君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到,他也可以指點一二。敢於像陛下這樣做的皇帝不多,像夫君一樣禮數周到孝義在先的太子,也不是很多。”

“還是夫人會說話。”曹恆微微笑著,輕輕捏了一下她的臉頰:“諸葛孔明還在等著,我也不能總是把他晾在那裡。等我見了他,再和夫人說話。”

黃舞蝶起身把曹恆送到門口,目送曹恆離去。

曹恆來到前堂的時候,諸葛亮已經在門外等著。

見到曹恆,諸葛亮向他躬身行了個大禮:“見過太子殿下。”

“諸葛公此時見我,是不是有事要說?”請諸葛亮進了前堂,落座之後曹恆問道。

諸葛亮回道:“我見太子,是特意前來道謝的。”

“道謝?為什麼?”明知諸葛亮為什麼而來,曹恆還是故意問了一句。

“剛才陛下召見,給我交代了一件差事。”諸葛亮回道:“陛下告訴我,是太子極力舉薦,我才有這樣的機會。”

“你是說治水一事?”曹恆微微一笑,對諸葛亮說道:“大魏需要用人,我和諸葛公雖然不是很熟,卻也知道你的本事。以往我並不是太明白,以你的本事,為什麼會做那些連個主簿都能做好的事情,偏偏得不到重用。到後來,我雖然明白了一些,卻也找不到機會為你說句話。恰好父皇和我談起治水,問我誰能勝任,於是我就想起了你。諸葛公是個有大才乾的人,既有本事,就不該因以往錯誤的抉擇而被埋沒。舉薦諸葛公,我並沒想過獲取什麼,只是希望不要辜負我的舉薦,能令父皇滿意才好。”

“太子舉薦之恩,我無以為報。”諸葛亮說道:“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盡心盡力為大魏治理水患,避免災害發生以至於災民流離失所。”

“天災難測,有勞諸葛公。”曹恆向諸葛亮拱了拱手。

“以往我雖沒接觸過太多政務、軍務,也曾聽聞太子文韜武略十分了得。”諸葛亮向曹恆問道:“亮素來愚鈍,不知以後能否時常請太子點撥一二?”

諸葛亮自稱愚鈍,還提出請曹恆點撥,曹恆哪會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顯然是看出追隨太子要比自己瞎混更有前途,有心要依附在太子黨之下。

黃舞蝶先前也對曹恆說過,太子黨可以權勢熏天,但絕對不可以矇蔽皇帝。

只要皇帝認為太子黨還在他的掌控之下,曹恆就不會有絲毫被猜忌的可能。

而且諸葛亮是面聖以後來的太子府,雖然不會是皇帝授意,至少也得到了言語間的點撥。

父皇確實是想要他儘快壯大太子黨。

大魏後宮皇子不少,二皇子曹毅沒有野心,可誰也說不準其他兄弟會不會有。

強大的太子黨,是要那些兄弟對皇位望而卻步。

大魏儲君已經明確,曹鑠這麼做,無非是要穩固後宮,避免皇子之間的爭鬥。

畢竟野心再大的人,面對完全不可能戰勝的對手,也會心中發虛,不敢讓野心過度膨脹。

“諸葛公這樣說可是太抬舉我了。”曹恆微微笑著,對諸葛亮說道:“以諸葛公的智略,治理天下運籌謀略絕對不是難事。以後我還得多向諸葛公討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