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3章 需要一場小勝(第2/2頁)
章節報錯
明白了劉誥升爰的意思,去卑還是不太放心的問道:“要是曹元昶不打算捨棄大炮,也沒有分撥出一支人馬前來追擊,我們該怎樣才能獲得這場小勝?”
“要是他不這麼做,我們也不用考慮這場小勝。”劉誥升爰說道:“我們只要繼續向前,選定駐紮的地方,等著他們來到,與他們長久對峙也就是了。”
依照劉誥升爰的說法,與魏軍之間拉開了三天的路程,無論怎樣考慮,匈奴人都已是佔盡了先機,去卑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他向一旁的右大都尉吩咐:“你派一些斥候出去,務必探明魏軍動向。一旦查明白了,即刻向我稟報。”
又大都尉應了一聲,向旁邊的匈奴人喊道:“多派一些斥候檢視魏軍動向,無論他們有什麼舉動,都要即刻向大單于稟報。”
呼廚泉所部匈奴人派出了斥候,姜維和文鴦也領著一萬將士策馬飛馳,追趕去卑。
飛馳中,文鴦向姜維問道:“伯約將軍,我們只有一萬人,雖然將士們戰馬身後都拖拽著樹枝,帶起的煙塵不小,可我們的人數終究太少,萬一真的遭遇了大批匈奴人,該如何破敵?”
“我們追擊匈奴,不過是拖延他們行軍的速度罷了。”姜維回道:“只要匈奴人回頭對付我們,追擊就達到了想要的效用。”
“萬一他們不回頭,我們又能怎樣?”文鴦問道:“總不能帶著區區一萬將士,衝殺到數十萬匈奴人之中。”
“文將軍不用擔心,倘若他們不肯回頭,我也有辦法對付。”姜維說道:“匈奴人如今最想做的,只不過是找到有利於他們的地形與我軍長久對峙。我軍糧草雖然充足,可補給畢竟困難,短時期的對峙對我軍有利,長久對峙,我軍必定難以支撐,早晚是要撤回中原,討伐匈奴的戰事也就不了了之。”
他接著又說了一句:“無論陛下還是太子,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局,文將軍應該也能理解。”
“我當然可以理解。”文鴦說道:“實話說,關外的日子可沒有在中原好過,征戰這麼久,不僅是將士們有很多已是想要返回中原休整一些日子,即便是我,也希望能早些回去。然而要是沒有擊破匈奴回到中原,我們臉上也是沒有光彩,世人又會如何看待我們?”
“世人如何看待,陛下和太子都不在意。”姜維回道:“陛下和太子真正在意的,其實只有一條,那就是大魏周邊還有沒有異族的存在。只要有異族存在於大魏周邊,將士們征伐的日子就不會停歇下來。曠日持久的戰事,對於大魏來說才是真正的消磨。所以這次我們來到河套,務必要把去卑殲滅,從而穩固河套一帶。”
“伯約將軍說的這些我都明白。”文鴦回道:“沙場之上,但凡有用得著我的地方,伯約只管開口。”
“文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我當然有用得著的地方。”姜維微微一笑,對文鴦說道:“還請將軍催促將士們快一些,我們追趕的越快,去卑和他率領的匈奴人心中就會越發不安。”
文鴦回頭向身後喊了一聲:“姜將軍有令,三軍將士加快行進,務必要與匈奴人拉短距離!”
姜維率領的一萬魏軍,戰馬後面拖拽著樹枝,一路風馳電掣的快走。
兩天之後,去卑也得到了有關他們的訊息。
匈奴斥候只是遠遠的觀望,並沒看明白他們究竟有多少人馬,只是看到他們策馬飛馳揚起的漫天煙塵。
“你說魏軍會分撥出少量兵馬,可斥候帶回的訊息,追兵揚起的煙塵少說也有六七萬人。”去卑向劉誥升爰問道:“如此眾多的敵軍,我要怎樣應對才好?”
“他們行進的速度太快,我總覺著不應該有那麼多人馬。”斥候稟報的時候,劉誥升爰就在去卑身旁,他一臉疑惑的說道:“曹元昶怎麼會派出這麼多人追趕我們?”
“你問我,我又問誰?”去卑懊惱的說道:“他們來的人馬不少,你告訴我,該如何才能獲得一場小勝?”
經歷了先前的兩場廝殺,去卑對大獲全勝已經不再抱有希望,他開口居然問的只是小勝。
劉誥升爰回道:“父親先領著勇士們趕路,我和屠各王留下。”
“你要多少人馬?”去卑又問。
“還是五萬勇士。”劉誥升爰說道:“我率領五萬勇士,加上三四萬屠各部眾,人數也在八九萬之多。無論魏軍來了多少,阻截他們總是可以。”
“那就分撥給你五萬勇士。”去卑說道:“你要記住,我需要的並不僅僅只是阻截魏軍,我要的是你們能夠攔阻魏軍,讓勇士們也明白,魏軍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父親的意思我明白。”劉誥升爰拱手說道:“還請父親先行,這裡有我和屠各王就好。”
去卑點了下頭,臉色陰沉的招呼了一聲身旁的匈奴頭領們,率領匈奴大軍離去。
劉誥升爰帶著五萬勇士和屠各人一同留下。
目送率領大軍離開的去卑,屠各王湊到他身旁:“右賢王,追趕上來的魏軍人數不少,我們攔阻他們已是不容易,又如何能夠獲取小勝?”
“我總覺著事情並不像斥候傳回的那樣。”劉誥升爰說道:“追趕上來的魏軍速度過快,並不像是一支人數眾多的大軍。而且曹元昶還要留下多半兵馬護送大炮,根本不可能分撥出七八萬人追擊我們。”
“右賢王的意思是……”已是明白了劉誥升爰的意思,屠各王還是問了一句。
“其中必然有詐。”劉誥升爰說道:“還得派出斥候,查明白究竟有多少魏軍尾隨著我們跟了上來。”
屠各王倒也不耽擱,他向身後的一名屠各頭領吩咐:“派出一些斥候,幫著右賢王打探魏軍動向。”
“要著重留意曹元昶率領的魏軍究竟有多少人。”劉誥升爰叮囑了一句。
瀏覽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