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8章 他們不知道地雷的厲害(第1/3頁)
章節報錯
西關,是從涼州前往司隸校尉部的重要關口,扶風正是位於司隸校尉部。
馬超率領大軍趕到西關的時候,雅丹和越吉的大軍距這裡還有很遠的路程。
站在西關關口,眺望著西方,馬超說道:“羌人世代居住於西涼,只有少部分羌人是居住於司隸校尉部以西,我們馬家在西涼多年,對羌人也算是瞭解。他們所以從來沒有進軍關內,一則是擔心關內大軍是他們應對不來的,二則是以往有馬家和韓遂家坐鎮西涼。”
提起韓遂,馬超攥緊了拳頭。
聽說過韓遂和馬騰之間的仇怨,賈詡勸道:“孟起不要再想過去的事情,那些事情已經發生,想再多也是無用。”
“我知道想的再多也是無用。”馬超說道:“我想的越多,心中就越發煩躁。當年韓遂對我們馬家做過的事情,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不過說句實在的,當初也確實虧著有韓遂,我們才能坐鎮西涼多年,沒有給羌人反叛的機會。”
“馬家坐鎮西涼多年,為中原鎮守邊關勞苦功高。”賈詡說道:“要是當年的幽州、幷州等地,也能像涼州一樣,匈奴人和羯人哪有機會進入中原?”
“羌人還是比匈奴人和羯人要溫和不少。”馬超說道:“倒不是我為羌人說好話,他們確實是不像匈奴人和羯人那樣好戰。我們以往在西涼,也會鼓動羌人去打鮮卑人。”
“鮮卑人?”賈詡問道:“西涼的鮮卑人應該不是特別多……”
“鮮卑確實是沒有羌人人數眾多,可他們好戰。”馬超回道:“以往羌人也曾吃過鮮卑人的不少苦頭,要不我們怎麼那麼容易就把他們給鼓動了?”
“既然我們來了西涼,而鮮卑人又是連同羌人也曾欺壓過,倒不如把他們就勢給滅了。”賈詡說道:“鮮卑乃世東胡後人,與烏桓一脈同根。如今東鮮卑有著軻比能和步度根兩部。兩部相互牽制,再與烏桓的樓班戰事不斷,倒也沒給中原惹來多少麻煩,反倒是西邊的慕容、拓跋等部,讓人不得不防備。”
“西涼一帶正是慕容、拓跋等部橫行。”馬超說道:“鮮卑人不像羌人,羌人多半已經開化,而鮮卑人則還是聚居部落。如今的拓跋部酋長拓跋詰汾把很多鮮卑人聚集在一起,他的兒子拓跋力微天生神力而且智略過人,可不是羌人能夠比擬。對陣匈奴,鮮卑人是吃虧不少,可對陣羌人,他們卻往往能夠以少克強。依著我看,要是不把鮮卑給滅掉,確實是個不小的麻煩。”
看向馬超,賈詡問道:“孟起怎麼打算?”
“滅了鮮卑。”馬超幾乎想都沒想,就對賈詡說道:“等我們平定了羌人,就去把鮮卑人也給連根拔起。”
“陛下並沒有要我們討伐鮮卑。”賈詡說道:“用兵之前,我還得向陛下上書才成。”
“不如賈公現在就個陛下上書,陳述鮮卑在西涼的利害。”馬超說道:“陛下是要平定四方蠻夷,我們討伐鮮卑人,他應該不會不允許。”
“陛下的心思,孟起和我最好都不要亂猜。”賈詡說道:“我追隨陛下不少年頭,很多時候他的心思都是揣測不出。如今急著向陛下提起討伐鮮卑人,我覺著並不妥當。還不如等到平定了羌人,再向陛下提起,更為合適。”
扶著關口的城垛,馬超點了點頭:“賈公說的也是沒錯,我們要是揣測錯了陛下的心思,以後還真會多了不少麻煩。”
他隨後問賈詡:“雅丹與越吉率領兵馬殺向西關,我們是先固守關口,還是等到他們來了,就出兵伏擊?”
“關將軍和張將軍已經出關設伏。”賈詡回道:“我也交代過他們,只要關口沒有發出訊號,他們絕對不可輕易出擊。雅丹與越吉率領羌人不少,我們還是固守一些日子,等到他們已經有些損耗,士氣也開始低迷再做計較。”
“都聽賈公的。”賈詡是曹鑠倚重的謀士之一,自知把握戰場不如他,馬超對他的說法並沒有提出質疑。
不過他卻有一件事情比較擔心,實在沒有忍住,向賈詡問道:“子龍率領五千將士迎擊雅丹和越吉,憑著他那點人馬,怕不是倆人麾下大軍的敵手。萬一……”
“孟起放心,子龍向來做事都有分寸。”賈詡回道:“他帶兵前去誘敵,必定會把雅丹和越吉引到關口。”
“攻打扶風,即使子龍不去,雅丹和越吉應該也會來到西關。”馬超微微皺著眉頭,向賈詡問道:“為什麼賈公偏偏要他前去誘敵?難不成其中還會有什麼變故?”
“但凡征伐必有變故。”賈詡回道:“我所以讓子龍去誘敵,只因前往扶風也可以繞道。倘若雅丹和越吉繞過西關,雖然路途遠了一些,戰事卻不是盡在我們掌控之中。”
“原來是這樣。”馬超點了點頭,也不再有更多的質疑。
不說他們守在西關等著雅丹和越吉的大軍來到,只說趙雲,到了西關以後,並沒有帶任何大炮,將士們只是每個人隨身攜帶了兩顆地雷。
魏軍的裝備與很多過往的大軍都不同,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會攜帶一隻牛皮製成的揹包。
揹包的款式是當初曹鑠設計的。
這種揹包適宜大軍出征攜帶,裡面也能裝著不少東西。
當初曹鑠曾研製過壓縮食品,魏軍出征的時候攜帶的糧草並不是在有臨時任務的時候才會使用。